草木哀江南,谁惮士龙多笑疾;
膏肓耽病榻,非关宋玉有微辞。
草木哀江南,谁惮士龙多笑疾;
膏肓耽病榻,非关宋玉有微辞。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诗人杨圻所作的《再挽孟璞》。诗中以“草木哀江南”开篇,借草木之哀表达对江南的深切怀念与感慨。接着,“谁惮士龙多笑疾”,通过引用典故,暗喻世态炎凉,君子难容,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忧虑和对真挚友谊的珍视。
后两句“膏肓耽病榻,非关宋玉有微辞”,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膏肓,本指人体内的大血管,这里比喻病情严重。诗人以“耽病榻”描绘了朋友孟璞的病痛之重,而“非关宋玉有微辞”则暗示了孟璞的病痛并非因外界指责或非议所致,而是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挣扎。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逝去友人的哀悼,也蕴含着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