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尝恨未灰心,儒士苦爱读书眼。
要须玄览照镜空,莫作白鱼钻蠹简。
阅人朦胧似有味,看字昏涩尤宜懒。
范侯年少百夫雄,言行一一无可柬。
看君眸子当瞭然,乃称胸次常坦坦。
如何有物食明月,泪睫陨珠衣袖满。
金篦刮膜会有时,汤熨取快术诚短。
君不见岳头懒瓒一生禅,鼻涕垂颐渠不管。
道人尝恨未灰心,儒士苦爱读书眼。
要须玄览照镜空,莫作白鱼钻蠹简。
阅人朦胧似有味,看字昏涩尤宜懒。
范侯年少百夫雄,言行一一无可柬。
看君眸子当瞭然,乃称胸次常坦坦。
如何有物食明月,泪睫陨珠衣袖满。
金篦刮膜会有时,汤熨取快术诚短。
君不见岳头懒瓒一生禅,鼻涕垂颐渠不管。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元实病目》,通过对元实病目之状的描绘,表达了对朋友视力问题的关切和对读书人生活方式的反思。首句“道人尝恨未灰心,儒士苦爱读书眼”以对比的方式,指出道人心中尚有追求,而儒士却因过度读书而损伤了眼睛。接下来的诗句“要须玄览照镜空,莫作白鱼钻蠹简”劝诫元实应当从深思中获得智慧,而非沉迷于书卷之中。
诗人接着描述了元实看书时的状态,“阅人朦胧似有味,看字昏涩尤宜懒”,暗示他的视力已受影响,但仍有读书的乐趣。然而,他赞赏元实的品性,“范侯年少百夫雄,言行一一无可柬”,认为他的内在品质超越了外在的视觉困扰。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观察到元实虽然眼睛不适,但目光依然明亮,“看君眸子当瞭然,乃称胸次常坦坦”,这表明他的精神世界并未因视力减退而暗淡。然而,诗人也注意到元实的眼泪不断,如同“有物食明月”,形象地描绘了他的痛苦。他建议元实用适当的方法疗愈,如“金篦刮膜”或“汤熨取快”,但也承认这些方法并非长久之计。
最后,诗人以“岳头懒瓒一生禅,鼻涕垂颐渠不管”作结,以懒瓒和尚的形象,寓意元实应学会放下执着,接纳生活的不完美,展现出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元实的病目,寓言式地探讨了读书与健康、内心与外在的关系,既有对友人的关怀,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记相识,相识黄鹤楼。
当时椎齿青衿子,平揖方伯古诸侯。
书司曹佐敛手愁,公也置几头拄头。
饮我酒,庭幽幽,千秋如火烧红榴。
东眺晴川西鹉洲,少年桃达躁如猴。
枕肱叠膝百自由,攲杯画箸恣嘈休。
尔时山翁问余言,乘兴遂作洪山游。
中间离合苦不定,长别已经十春秋。
去年三弟山东来,道公貌腴骨力遒。
百八串珠不离手,言谈清简风飕飕。
未几传公病,又传已小瘳。
昨者度门从淮返故里,亲见白旐黄肠出济州,使我泪眼如江流。
三日欲语不得语,枯咽喉。
海内学道几人在,转眼辄为天所收。
去年哭潘去华,又哭我先伯脩。
河枯岳折星辰死,凤凰不鸣鸣鸺鹠。
天公于世岂相雠,或者精光透泄不宜久,高贤大才理当归一丘。
呜呼既知归一丘,何为银章绯袍白头恋著不得休。
《哭刘尚书晋川》【明·袁宏道】记相识,相识黄鹤楼。当时椎齿青衿子,平揖方伯古诸侯。书司曹佐敛手愁,公也置几头拄头。饮我酒,庭幽幽,千秋如火烧红榴。东眺晴川西鹉洲,少年桃达躁如猴。枕肱叠膝百自由,攲杯画箸恣嘈休。尔时山翁问余言,乘兴遂作洪山游。中间离合苦不定,长别已经十春秋。去年三弟山东来,道公貌腴骨力遒。百八串珠不离手,言谈清简风飕飕。未几传公病,又传已小瘳。昨者度门从淮返故里,亲见白旐黄肠出济州,使我泪眼如江流。三日欲语不得语,枯咽喉。海内学道几人在,转眼辄为天所收。去年哭潘去华,又哭我先伯脩。河枯岳折星辰死,凤凰不鸣鸣鸺鹠。天公于世岂相雠,或者精光透泄不宜久,高贤大才理当归一丘。呜呼既知归一丘,何为银章绯袍白头恋著不得休。
https://shici.929r.com/shici/GQBU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