暾日迟迟影,和风淡淡新。
山微舒态度,柳小足精神。
宗测当如祖,梁鸿竟傍人。
欲从游客饮,除里觅纱巾。
暾日迟迟影,和风淡淡新。
山微舒态度,柳小足精神。
宗测当如祖,梁鸿竟傍人。
欲从游客饮,除里觅纱巾。
此诗《初晴》由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描绘了雨后初晴之景,细腻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诗人的情感体验。
首句“暾日迟迟影”,以“暾”字描绘初升太阳的温暖与柔和,通过“迟迟”二字强调光线的缓慢移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接着,“和风淡淡新”一句,以“和风”形容轻柔的春风,用“淡淡”来表现其清新与不显张扬的特点,进一步渲染了初晴时分的宁静与和谐。
“山微舒态度,柳小足精神”两句,将视角转向自然景观,山峦在阳光下展现出柔和的姿态,柳树则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充满生机与活力。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山与柳以情感,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宗测当如祖,梁鸿竟傍人”两句,引用典故,借以表达对古人智慧与道德的崇敬。宗测与梁鸿都是古代的贤士,他们的行为与品质被后人所称颂。此处通过对比,既是对前贤的赞美,也暗含了诗人对于自身行为的反思与期许。
最后,“欲从游客饮,除里觅纱巾”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与游客一同饮酒畅谈的愿望,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通过“除里觅纱巾”的细节描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也流露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
综上所述,《初晴》一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的美丽画卷,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生机,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不踞千峰万峰顶,谩劳半座分双径。
情知覆水不容收,再向鄮峰提此令。
大器晚成天所托,不怕者些浑烂却。
俯视群飞已刺天,未反掌间仍扑落。
试从列祖图中看,古注与谁同一眼。
浊港渡头无姓儿,睦州城西老担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