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本花所作,作花应更香。
月参无味禅,不作有色妆。
未知香山白,何似江夏黄。
坐令彼粲者,难擅春风场。
蜡本花所作,作花应更香。
月参无味禅,不作有色妆。
未知香山白,何似江夏黄。
坐令彼粲者,难擅春风场。
这首诗以蜡梅为题,描绘了蜡梅的独特魅力与高洁之气。诗人通过对比和比喻,展现了蜡梅不同于其他花卉的特点。
首先,“蜡本花所作,作花应更香。”开篇即点明蜡梅是蜡质般的花朵,其香气自然更为独特。蜡梅的香气不同于其他花卉,它在寒冷的冬日里散发出一种温暖而清新的气息,让人感到格外舒适。
接着,“月参无味禅,不作有色妆。”这里运用了禅宗的比喻,将蜡梅比作月中的禅者,它不追求外在的色彩装饰,而是以其内在的纯净和淡泊自守,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这种美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更是心灵上的触动,让人在欣赏蜡梅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净化。
“未知香山白,何似江夏黄。”这两句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蜡梅的独特之处。香山白和江夏黄分别代表了其他两种花卉的颜色,但它们无法与蜡梅的香气和气质相匹敌。这表明在诗人眼中,蜡梅不仅在颜色上与众不同,在香气和精神内涵上也超越了其他花卉。
最后,“坐令彼粲者,难擅春风场。”这句话表达了蜡梅在春日百花争艳的场景中,依然能够独树一帜,不被其他花卉所掩盖。它不仅在春天绽放,更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春日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蜡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丽与高洁之气,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蜡梅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老骥伏枥志千里,烈士暮年心不已。
不用悲歌击唾壶,尚挟平戎献天子。
书成未上忽自悟,便逐道人林莽去。
年来著脚古道场,疾病魔人无屏处。
不遇我公如古人,零落离披作风絮。
我公德量大如海,太平天子待真宰。
乞身莫待我公行,早向千峰万峰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