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风凉雨耸吟魂,读彻《离骚》眼不昏。
镫灭耻争山鬼照,诗清拟配水仙尊。
已捐秋扇仍挥麈,尽典春衣且曝裈。
为问候虫终夜语,欲将哀怨向谁论。
凄风凉雨耸吟魂,读彻《离骚》眼不昏。
镫灭耻争山鬼照,诗清拟配水仙尊。
已捐秋扇仍挥麈,尽典春衣且曝裈。
为问候虫终夜语,欲将哀怨向谁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杨深秀在秋雨之夜阅读《离骚》时的心境。"凄风凉雨耸吟魂",以凄冷的风雨渲染出一种沉郁的氛围,触动了诗人的诗情。他沉浸在屈原的深沉情感中,以至于"读彻《离骚》眼不昏",显示出他对经典的深深敬仰和专注。
"镫灭耻争山鬼照",暗指即使环境昏暗,诗人也不屑于借助微弱的灯光,表现出其高洁的品性。"诗清拟配水仙尊",则赞美自己的诗歌清新脱俗,堪比仙人之品,表达了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自信。
接下来,诗人通过"已捐秋扇仍挥麈"和"尽典春衣且曝裈",形象地表达出即使生活简朴,也坚守自我,不改志向的决心。"问虫终夜语"则寓言般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困惑,无人可诉说的哀怨。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顿和心灵孤寂时的坚韧与自省,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学海词源,功名胜矣,足并千秋。
看曹刘沈谢,乃公驱遣,夔龙稷契,于帝旁求。
累叶金貂连凤阙,那便少、车前拥八驺。
经纶展,启沙堤黄阁,一半丹丘。
满座邹枚宾客,较才雄、谁似君侯。
记尚书红杏,金荃兰畹,坡仙铁板,玉宇琼楼。
暂借度支元补衮,更头黑、三公笑白头。
逢洗沐,坐蕉林书屋,细勒银钩。
归去来兮,人皆逐逐,那堪我独峨峨。
囊中鹤俸,支领本无多。
还彀今朝买酒,拍铜斗、慷慨悲歌。
渔樵友,相将把臂,同住白云坡。
谁何偏爱道,功高虎幄,才艳龙梭。
歏驹无留隙,水不停波。
任尔文经武纬,收场事、一梦南柯。
归来好,沧江醉卧,不脱钓鱼蓑。
右军祠下路,胜友高朋,一时云集。
修竹崇岩,遥想兰亭当日。
车毂骤如流水,交履舄、满堂笙瑟。何处觅。
华灯影里,管儿歌涩。
早是千里相思,更命驾能来,四愁都释。
南国佳人,邂逅相逢车笠。
梁苑邺宫难再,金樽满、倒倾安惜。漏转急。
今夕不知何夕。
为人性僻僻于山。梦里游山。病里思山。
莫教一日不看山。淡冶春山。刻露秋山。
吴兴自古擅名山。水有菁山。陆有杼山。
劝君莫更恋家山。为尔耽山。故效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