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烟衰草晚萧萧,倦客登临恨未销。
寒蝠虚檐吹雨暗,饥鹰废垒挟霜骄。
九秋败叶辞枯树,百战孤城咽暮潮。
剩有戍楼旧雉影,更衔残照送南朝。
荒烟衰草晚萧萧,倦客登临恨未销。
寒蝠虚檐吹雨暗,饥鹰废垒挟霜骄。
九秋败叶辞枯树,百战孤城咽暮潮。
剩有戍楼旧雉影,更衔残照送南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萧瑟凄凉的秋日景象,以秣陵城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冯煦的怀旧之情和历史感慨。首句“荒烟衰草晚萧萧”以荒芜的烟雾和凋零的草木渲染出傍晚时分的寂寥气氛。"倦客登临恨未销",诗人以“倦客”自比,表达了内心的疲惫和无法消除的愁绪。
接下来的两句,“寒蝠虚檐吹雨暗,饥鹰废垒挟霜骄”,通过写寒风中的蝙蝠在檐下瑟瑟发抖,以及饥饿的老鹰在废弃的壁垒上傲视霜天,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荒凉的意象。"九秋败叶辞枯树,百战孤城咽暮潮",秋天的落叶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战争的痕迹,孤城在黄昏潮汐中发出低沉的回响,寓言了历史的沧桑。
最后两句,“剩有戍楼旧雉影,更衔残照送南朝”,诗人聚焦于残存的戍楼和雉堞,它们仿佛在夕阳余晖中默默诉说着往昔南朝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追忆和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言深刻,展现了冯煦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将军间生东鲁质,半生雅有爱山癖。
自从一登泰山上,下视群峰如虮虱。
迩来筑室镜水湄,万壑千岩走空碧。
跻扳不假山行樏,兴来每着登临屐。
一自佩符东海上,屡有此癖横胸臆。
四明张君好事者,为写新图慰畴昔。
寸毫自解藏万机,跬步应须论千尺。
将军猎归卧窗几,数览斯图兴太息。
翻思往事如梦中,不觉心神愈滋疾。
未容北窗卧渊明,政拟东山起安石。
他时谭笑安黎元,好住翠微恣盘逸。
方今事业当激昂,愿策崇勋纪新迹。
人生始提抱,孩笑物罕俦。
三龄蒙始达,五龄气食牛。
弱年渐乖张,役役各有谋。
或为工与商,骋智穷轮辀。
或为士与农,读书事田畴。
所以嗜名士,实与嗜利侔。
阳轮驶隙光,衮衮无停留。
朱颜谢韶景,白发生清秋。
乃知人有生,百年等浮沤。
生前爵九命,死后土一坏。
阮生悟兹理,离俗仍长游。
东嘉宅山水,源师道之尤。
往参一小乘,智辩从兹优。
解此身世纷,反为身后忧。
子今别我去,同难难同流。
彼此尊所闻,茂业期精修。
永玩平堤澜,源头自悠悠。
南州产奇卉,丛生翳山泽。
密叶细如钱,修条乱如棘。
迟迟青春深,粲粲素华发。
微芬媲崇兰,幽芳媚晴雪。
繁霜陨高秋,累累缀朱实。
道人有佳致,戒童秉筐笈。
采撷溪之湄,制炼良有法。
渠渠杵百过,冽冽玄霜滑。
上引瑶池浆,下爇琪树叶。
清芬何轮囷,百沸婴执热。
有如连金泥,芳鲜敚饧密。
置之尊俎旁,情亲为予出。
一酌坚玄发,再饮生羽翼。
久之泽肌肤,矧乃秘精血。
远惭铜掌仙,清露粲玉屑。
愿分刀圭馀,终朝蜕凡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