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耒来东国,年年一往还。
禾垂墟照晚,果落野禽閒。
食力终全节,依人尚厚颜。
黄巾城下路,独有郑公山。
载耒来东国,年年一往还。
禾垂墟照晚,果落野禽閒。
食力终全节,依人尚厚颜。
黄巾城下路,独有郑公山。
这首诗描绘了农夫在东国辛勤耕耘的场景,每年往返于田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傍晚时分,夕阳映照着金黄的稻谷低垂,果园中果实累累,吸引着悠闲觅食的野禽。诗人赞美了农夫勤劳自给,虽生活艰辛却坚守本分,依靠自己的力量养家糊口,保持着淳朴的人格。最后一句提到黄巾城下的郑公山,可能暗含历史典故或对过往时代的怀想,增添了诗的深度。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于农耕生活的感慨与敬意。
日沈诸山昏,寂历群动宿。
孤舟独不系,风水夜相逐。
云归恒星白,霜下天地肃。
月轮大如盘,金波入空谷。
魏阙万里道,羁念千虑束。
倦飞思故巢,敢望桐与竹。
沈吟登楼赋,中夜起三复。
忧来无良方,归候春酒熟。
充赋名今遂,安亲事不违。
甲科文比玉,归路锦为衣。
海运同鹍化,风帆若鸟飞。
知君到三径,松菊有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