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罢郡无从事,今日逢君有索郎。
烂醉高眠秋色里,不知清夜傍谁长。
几年罢郡无从事,今日逢君有索郎。
烂醉高眠秋色里,不知清夜傍谁长。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答徐汝厚惠桑落酒》。诗中描绘了诗人多年离任后重逢友人的情景,以及在友人赠酒的陪伴下,诗人于秋色中尽情饮酒、高枕而眠的生活状态。
首句“几年罢郡无从事”,点明诗人曾远离官场,结束了多年的官职生涯,生活变得轻松自在。接着,“今日逢君有索郎”一句,表达了与友人重逢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可能有所求,增添了一丝生活的烟火气。
“烂醉高眠秋色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秋天的美景中畅饮至醉,然后安然入眠的画面。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洒脱,也体现了与友人相聚时的快乐与放松。
最后一句“不知清夜傍谁长”,则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友情的珍惜。即使是在宁静的夜晚,诗人也不愿独自度过,而是希望能与友人相伴更长的时间,共享这份难得的欢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真挚的情感交流,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和珍视,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
贫病于君亦太兼,才高应亦被天嫌。
因分鹤料家资减,为置僧餐口数添。
静里改诗空凭几,寒中注易不开帘。
清词一一侵真宰,甘取穷愁不用占。
扰扰贪生人,几何不夭阏。
遑遑爱名人,几何能贵达。
伊余信多幸,拖紫垂白发。
身为三品官,年已五十八。
筋骸虽早衰,尚未苦羸惙。
资产虽不丰,亦不甚贫竭。
登山力犹在,遇酒兴时发。
无事日月长,不羁天地阔。
安身有处所,适意无时节。
解带松下风,抱琴池上月。
人间所重者,相印将军钺。
谋虑系安危,威权主生杀。
焦心一身苦,炙手旁人热。
未必方寸间,得如吾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