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作二首·其一》
《偶作二首·其一》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古风

扰扰贪生人,几何不夭阏。

遑遑爱名人,几何能贵达。

伊余信多幸,拖紫垂白发。

身为三品官,年已五十八。

筋骸虽早衰,尚未苦羸惙。

资产虽不丰,亦不甚贫竭。

登山力犹在,遇酒兴时发。

无事日月长,不羁天地阔。

安身有处所,适意无时节。

解带松下风,抱琴池上月。

人间所重者,相印将军钺。

谋虑系安危,威权主生杀。

焦心一身苦,炙手旁人热。

未必方寸间,得如吾快活。

(0)
注释
扰扰:形容世事纷繁,人心浮躁。
夭阏:夭折,指早死。
遑遑:匆忙不安的样子。
贵达:显贵发达。
拖紫垂白发:古代高官的服饰,紫袍和白发象征年老而地位高。
三品官:古代官职等级,三品为较高职位。
羸惙:虚弱无力。
不羁:不受约束。
相印将军钺:相印,宰相的职权;钺,古代兵器,这里代指权力。
焦心:忧虑不安的心情。
炙手旁人热:比喻权势炙手可热,使周围人感到压力。
翻译
纷扰的世人为了生存忙碌不已,有多少人能避免早逝的命运。
匆忙追逐名望的人,又有多少能真正显贵发达。
我算是很幸运了,身披紫色官服,头发已斑白。
位居三品官职,年龄已到五十八岁。
虽然身体早早衰老,但还不至于极度虚弱。
财富虽不算丰厚,但也算不上极度贫穷。
登山的力气还在,遇到好酒兴致仍会高涨。
无事的日子里时间漫长,不受束缚的生活广阔无边。
安居乐业有处所,随心所欲无需受时间限制。
解开衣带享受松树下的清风,怀抱琴瑟在池塘边赏月。
世人看重的是权柄,如将军的印信和兵器。
谋略关乎生死安危,权力主宰着他人的生杀大权。
为了一己之忧劳心费神,权势让人周围炙热。
不一定在权位之中,才能找到像我这样的快乐。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官场浮沉的感慨,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满足。诗中的"扰扰贪生人,几何不夭阏"表现了人们对生命的贪恋与无常,而"遑遑爱名人,几何能贵达"则反映出社会上对于名誉和地位的追求。

诗人的自述"伊余信多幸,拖紫垂白发。身为三品官,年已五十八"显示了他个人对命运的感激与自己的官场成就,但同时也意识到了身体的衰老和生命的有限。接下来的几句"筋骸虽早衰,尚未苦羸惙。资产虽不丰,亦不甚贫竭。登山力犹在,遇酒兴时发"则表达了他对现状的接受与乐观。

"无事日月长, 不羁天地阔。安身有处所,适意无时节。解带松下风,抱琴池上月"这几句流露出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希望摆脱世俗的束缚,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与自由。

最后,"人间所重者,相印将军钺。谋虑系安危,威权主生杀。焦心一身苦,炙手旁人热。未必方寸间,得如吾快活"则是诗人对于官场中权力斗争的深刻洞察,他意识到自己虽然拥有将军之职,但内心却渴望简单快乐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表现了诗人对生命、名誉、权力以及个人幸福的深入思考。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长相思·对重阳

对重阳。
感重阳。
身在西风天一方。
年年人断肠。
景凄凉。
客凄凉。
纵有黄花只异乡。
晚云连梦长。

(0)

乌夜啼·杨柳拖烟漠漠

杨柳拖烟漠漠,梨花浸月溶溶。
吹香院落春还尽,憔悴立东风。
只道芳时易见,谁知密约难通。
芳园绕遍无人问,独自拾残红。

(0)

长相思·风敲窗

风敲窗。
雨敲窗。
窗外芭蕉云作幢。
声声愁对床。
剔银缸。
点银缸。
梦采芙蓉隔一江。
几时蝴蝶双。

(0)

乌夜啼·绿外深深柳巷

绿外深深柳巷,红间曲曲花楼,一春想见贪游台,不道有人愁。
三月东风易老,几宵明月难留。
酴醿白尽窗前也,还肯醉来否。

(0)

乌夜啼·静院槐风绿涨

静院槐风绿涨,小窗梅雨黄垂。
欲看春事留连处,惟有夜寒知。
魂梦长闲消午醉,扫花共坐风凉。
归来窗北有胡床。
兴在羲皇以上。

(0)

乌夜啼·墙外雨肥梅子

墙外雨肥梅子,阶前水绕荷花。
阴阴庭户熏风满,水纹簟、怯菱芽。
春尽难凭燕语,日长惟有蜂衙。
沈香火冷珠帘暮,个人在、碧窗纱。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