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嵇氏子,龙章而凤姿。
手挥五弦罢,聊复一樽持。
但取性澹泊,不知味醇醨。
兹器不复见,家家唯玉卮。
昔有嵇氏子,龙章而凤姿。
手挥五弦罢,聊复一樽持。
但取性澹泊,不知味醇醨。
兹器不复见,家家唯玉卮。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才子在宴席间弹奏琴瑟、举杯畅饮的场景。"昔有嵇氏子,龙章而凤姿"一句,通过对比嵇康之子与龙凤的美丽形象,赞誉其出众的才华和风采。"手挥五弦罢,聊复一樽持"则写出了他在宴会中轻松自如地弹奏琴瑟,并随意举杯饮酒的雅致场景。
诗人通过"但取性澹泊,不知味醇醨"表达了对这位才子超然物外、不为世俗所动的品格的赞赏。这里的“性澹泊”指的是他的高洁脱俗,而“不知味醇醨”则是说他对于饮酒并不计较其好坏,只是一种随遇而安的态度。
最后两句"兹器不复见,家家唯玉卮"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物是精神与风貌的怀念,以及对现实中普遍追求奢华(以玉做的酒杯)而缺乏高雅情操的哀叹。在这里,“兹器”指的是那位才子所代表的纯净、高尚的艺术品格和生活态度,而“家家唯玉卮”则是说现在的人们都只追求华丽的物质享受,如用玉石制成的酒杯,却缺少了真正的文化内涵。
诗中流露出一股淡淡的怀旧情绪,透露着诗人对于过往美好事物的留恋,以及对当下世风的不满。
云气濛濛浓欲滴,树色参天同一碧。
穿林记经九里松,寻踪忽遇三生石。
迎面一峰如莲花,连环三竺相周遮。
中有流泉飞百道,悬崖曲赴疑修蛇。
声清便似广长舌,啼鸟时闻复幽绝。
经幢丹井趁闲寻,扪读拼教藓痕裂。
白衣仙住隔红尘,绀宇琳宫几处新。
春社已过香市散,炉烟犹袅悟前因。
不少斋心虔致祝,秧田水旱三分足。
但愿时旸颂九衢,慧光普照恩同沐。
钟动斜阳晚课催,牧童横笛送归来。
诗怀略似坡仙放,也乞云根到处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