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行脚僧》
《送行脚僧》全文
唐 / 李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瓶枕绕腰垂,出门何所之。

毳衣沾雨重,棕笠看山欹。

夜观入枯树,野眠逢断碑。

邻房母泪下,相课别离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xíngjiǎosēng
táng / dòng

píngzhěnràoyāochuíchūménsuǒzhī

cuìzhānzhòngzōngkànshān

guānshùmiánféngduànbēi

línfánglèixiàxiāngbié

翻译
酒瓶挂在腰间,出门要去何处。
穿着毛皮衣服,雨湿后分外沉重,戴着棕叶斗笠,看山时微微倾斜。
夜晚在枯木中观察,野外睡觉时遇见断裂的石碑。
隔壁房间的母亲流下了眼泪,教我唱离别的歌谣。
注释
瓶:酒瓶。
枕:挂。
绕:缠绕。
腰:腰部。
垂:悬挂。
毳衣:毛皮衣服。
沾:被沾湿。
雨:雨水。
重:沉重。
棕笠:棕叶斗笠。
看:观看。
山:山峰。
欹:倾斜。
夜观:夜晚观察。
枯树:枯萎的树木。
野眠:野外睡觉。
逢:遇见。
断碑:断裂的石碑。
邻房:隔壁房间。
母:母亲。
泪:眼泪。
课:教。
别离词:离别歌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脚僧人的离去场景,语言简洁而富有意象。"瓶枕绕腰垂,出门何所之"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了僧人背负行囊、手持锡杖准备远行的形象,也透露出诗人对其未知前路的关切和疑惑。

"毳衣沾雨重,棕笠看山欹"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如湿透了毳制僧衣、戴着斗笠仰视山势,不仅传达了行走中的艰辛,也让人感受到僧人的坚定和不屈。

"夜观入枯树,野眠逢断碑"则是对僧人夜宿荒野的情景描绘。枯树下观赏星空、野外偶遇断碑作为临时的休息之处,既展现了僧人的随遇安居,也映衬出其孤独和超脱。

"邻房母泪下,相课别离词"一句,则是对送行场景中家人、尤其是母亲,对于行脚僧人离去的不舍和牵挂之情的描写。泪水与别离之词交织,表达了深沉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心境的细腻刻画,展现了送别的忧伤和僧人的超然,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行脚僧人生涯的理解与同情。

作者介绍
李洞

李洞
朝代:唐   字:才江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猜你喜欢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

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0)

逊国后赋诗

牢落西南四十秋,萧萧华发已盈头。

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

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愁。

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

(0)

闲居漫兴五首·其二

雨熟枇杷树树香,绿阴如水昼生凉。

客疏却喜阶苔厚,身懒初便簟竹光。

阳羡紫茶团小月,吴江白苎剪轻霜。

投壶散帙还随意,消得人间白日长。

(0)

秋兴八首·其一

高楼一上思堪哀,水尽山空雁独回。

万里关河迷北望,无边风雨入秋来。

故人尺素年年隔,薄暮清砧处处催。

徒有寒樽对花发,病怀愁绝共谁开。

(0)

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

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

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

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0)

闻梅二授德兴令戏书

君家小谢城,为客洛阳里。

绿发方少年,青衫喜为吏。

重湖乱山绿,归梦寄千里。

洛浦见秋鸿,江南老芳芷。

自言北地禽,能感南人耳。

京国本繁华,驰逐多英轨。

争歌白雪曲,取酒西城市。

朝逢油壁车,暮结青骢尾。

岁月倏可忘,行乐方未已。

忽尔畏简书,翻然浩归思。

江山故国近,风物饶阳美。

楚柚烟中黄,吴莼波上紫。

还乡问井邑,上堂多庆喜。

离别古所难,更畏秋风起。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