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禽无此格,玉立一閒身。
清似参禅客,癯如辟谷人。
绿秧青草外,枯苇败荷滨。
口体犹相累,终朝觅细鳞。
众禽无此格,玉立一閒身。
清似参禅客,癯如辟谷人。
绿秧青草外,枯苇败荷滨。
口体犹相累,终朝觅细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比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白鹭这一物象的独特感受和深刻领悟。"众禽无此格,玉立一閒身"两句直接点出了白鹭与众鸟不同的高贵气质,它如同玉雕般挺拔而立,显示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
"清似参禅客,癯如辟谷人"进一步描绘了白鹭的神态,它像是一位清修的禅者,或是隐居山林的高士,给人以清净和淡泊的感觉。这里的比喻不仅形容了白鹭的外貌,更透露出诗人对它内在品质的理解。
"绿秧青草外,枯苇败荷滨"则转向环境的描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让读者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和生机的流动。白鹭所处的环境是充满生命力的,同时也夹杂着衰败之物,这种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口体犹相累,终朝觅细鳞"这两句诗则深入到了白鹭的生存状态,它们似乎在寻找着什么,即便是细小的鳞片,也显得那么迫切。这里既可理解为白鹭在寻食,又可视作对生活中细微之物追求的象征。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通过对白鹭及其所处环境的刻画,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精神追求。
别驾当年蚤见几,郎君久亦弃文闱。
闭门幽径滋苍藓,杖策高亭接翠微。
试问丘园返初服,定胜风雨盖征衣。
一官政为饥寒计,未免饥寒故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