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竖生紫烟,群岭缪相障。
苔树为眉发,云霞为色相。
对之或属咏,天机发意匠。
其下有石泉,一泓白云上。
屈曲成细注,出寺乃奔放。
故予散步处,指点犹能状。
更忆小阁中,凭栏曾骋望。
杰竖生紫烟,群岭缪相障。
苔树为眉发,云霞为色相。
对之或属咏,天机发意匠。
其下有石泉,一泓白云上。
屈曲成细注,出寺乃奔放。
故予散步处,指点犹能状。
更忆小阁中,凭栏曾骋望。
这首诗描绘了紫峰阁的壮丽景色与诗人对其的深刻感受。首先,诗人以“杰竖生紫烟,群岭缪相障”开篇,用“杰竖”形容山峰高耸入云,紫色的烟雾缭绕其间,群山错落,相互遮掩,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阔的自然景观。
接着,“苔树为眉发,云霞为色相”两句,将山中的树木比作眉毛和头发,云霞则作为色彩的象征,生动地描绘了山林的生机与色彩斑斓的景象。这样的比喻既富有想象力,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对之或属咏,天机发意匠”表明诗人面对如此美景,不禁想要赋诗以表达心中的情感,这反映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以及对自然之美的高度敏感。
随后,“其下有石泉,一泓白云上”描绘了山下的石泉,清澈的泉水仿佛从白云之上流淌下来,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和诗意。而“屈曲成细注,出寺乃奔放”则通过描述泉水从狭窄处流出,再到开阔处奔腾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界的流动之美。
最后,“故予散步处,指点犹能状”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熟悉与喜爱,即使在散步时也能清晰地描绘出这里的景色。“更忆小阁中,凭栏曾骋望”则回忆起在阁楼中凭栏远眺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紫峰阁的喜爱与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紫峰阁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诗人的审美情趣,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洛景城西尘土红,伴僧闲坐竹泉东。
绿萝潭上不见日,白石滩边长有风。
热恼渐知随念尽,清凉常愿与人同。
每因毒暑悲亲故,多在炎方瘴海中。
老大多情足往还,招僧待客夜开关。
学调气后衰中健,不用心来闹处闲。
养病未能辞薄俸,忘名何必入深山。
与君别有相知分,同置身于木雁间。
梁园不到一年强,遥想清吟对绿觞。
更有何人能饮酌,新添几卷好篇章。
马头拂柳时回辔,豹尾穿花暂亚枪。
谁引相公开口笑,不逢白监与刘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