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夏山挽词·其十》
《张夏山挽词·其十》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夏王山下月离离,宰树惊风不尽思。

惆怅高人埋玉地,何人为写墓前碑。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张夏山挽词》中的第十首,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逝者的哀思与怀念。

首句“夏王山下月离离”,以“离离”二字生动地描绘了月光洒在夏王山下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宰树惊风不尽思”一句,将视线转向山下的树木,微风吹过,似乎带走了无尽的思念之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惆怅高人埋玉地”中,“高人”指的是逝者,用“埋玉地”这一比喻,既突出了逝者的高尚品格,又暗示了其离世的悲凉。最后,“何人为写墓前碑”一句,提出了一个疑问,即谁来为逝者撰写墓碑上的文字?这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也流露出对逝者生平事迹被铭记的期待和对后人责任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深哀悼和对其精神品质的敬仰,语言含蓄而深情,富有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阳明书院联

忠信为宝,多文为富;先民是程,大猷是经。

(0)

兵要望江南·其七占虹霓第七

虹霓见,更或似弓形。

有若晕来如断续,兵兴五日定回程。久住必灾成。

(0)

五言八首·其一

我肉众生肉,形殊姓不殊。

元同一性命,只是别形躯。

苦痛教他死,将来作己须。

莫教阎老断,自想意何如?

(0)

同马参戎游鸣沙山月牙泉歌

敦煌城南山鸣沙,中有大泉古渥洼。

后人好古浑不识,但从形似名月牙。

或为语言偶相类,听随世俗讹传讹。

我稽志乘分两处,古碑何地重摩挲?

参戎马公偏好道,茸修古庙山之阿。

约日驱车同访胜,一泓清漪月钩斜。

堆沙四面风卷起,人来坐坠寂无哗。

忽闻沙里殷殷响,声似渔阳鼓掺过。

人道神灵不可测,英物未许人搜罗。

汉武当年产天马,万晨沙场战马多。

何如今日成陈迹,沙不扬尘水不波。

渥洼渥洼是与否,我还作我鸣沙山下月牙歌。

(0)

题画

老树悬崖叶半秋,草亭三面枕寒流。

钓船归去斜阳尽,惟有青山对白鸥。

(0)

秋日喜雨

惊雷初动地,甘雨最知时。

石有交飞燕,田无再坼龟。

稻花齐覆水,荷叶乱翻池。

早赛鸡豚社,秋成信有期。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