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阑记否。著浅檀宫样,初染庭树。
懒趁群芳,雪后春前,年年点缀寒圃。
横斜月淡蜂黄影,长只傍、短垣低护。
倚茜裙、欲撚苔枝,冻鸟一双飞去。
依约荷圆磬小,剪来越镜里,先映眉妩。
蓓蕾匀拈,细绞银丝,钗冷玉鱼偏处。
还愁羯鼓催无力,沸蟹眼、瞻瓶新注。
正暖香、梦惹江南,忘了陇头人苦。
岁阑记否。著浅檀宫样,初染庭树。
懒趁群芳,雪后春前,年年点缀寒圃。
横斜月淡蜂黄影,长只傍、短垣低护。
倚茜裙、欲撚苔枝,冻鸟一双飞去。
依约荷圆磬小,剪来越镜里,先映眉妩。
蓓蕾匀拈,细绞银丝,钗冷玉鱼偏处。
还愁羯鼓催无力,沸蟹眼、瞻瓶新注。
正暖香、梦惹江南,忘了陇头人苦。
这首《疏影·黄梅》是清代词人李良年的作品,以黄梅为题材,通过对黄梅的描绘,展现了岁末时节的景色和词人的内心情感。开篇“岁阑记否”四字,点明了时间背景,暗示着词人对即将过去的岁月有所回味。
“著浅檀宫样,初染庭树”运用比喻,将黄梅比作宫妆,形象地描绘出梅花初绽的娇艳,如同女子淡雅的妆容点缀在庭院之中。接下来,“懒趁群芳,雪后春前”,通过“懒”字表达了词人对其他花朵的不屑,独爱这雪后春前的黄梅。
“横斜月淡蜂黄影,长只傍、短垣低护”描绘了月光下的黄梅,蜜蜂在其间忙碌,而黄梅则静静地守护着矮墙,显得孤独而坚韧。词人借黄梅的形象寄托了自己的心境。
“倚茜裙、欲撚苔枝,冻鸟一双飞去”进一步渲染了冬日的寂静,黄梅仿佛一位女子倚靠在红色的裙子旁,试图采摘苔枝,而一对冻鸟飞过,更显寂寥。此处寓言性地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下片转而写到黄梅的馨香,“依约荷圆磬小,剪来越镜里,先映眉妩”将黄梅的花形比喻为荷花,香气如磬声般悠扬,映照在镜子中,犹如女子的秀眉。接着,词人细致描绘了黄梅的花蕊,以及佩戴其上的饰品,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然而,“还愁羯鼓催无力,沸蟹眼、瞻瓶新注”又带出一丝忧虑,暗示着时光的无情催促,如同急促的鼓声,让人感到力不从心。最后,“正暖香、梦惹江南,忘了陇头人苦”以江南的暖香和自己的梦境收尾,词人沉浸在黄梅的香气中,暂时忘却了远方陇头人的辛劳,展现出一种超脱现实的诗意。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黄梅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表达了词人对岁月流转、人生况味的深沉思考。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