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马参戎游鸣沙山月牙泉歌》
《同马参戎游鸣沙山月牙泉歌》全文
清 / 苏履吉   形式: 古风

敦煌城南山鸣沙,中有大泉古渥洼。

后人好古浑不识,但从形似名月牙。

或为语言偶相类,听随世俗讹传讹。

我稽志乘分两处,古碑何地重摩挲?

参戎马公偏好道,茸修古庙山之阿。

约日驱车同访胜,一泓清漪月钩斜。

堆沙四面风卷起,人来坐坠寂无哗。

忽闻沙里殷殷响,声似渔阳鼓掺过。

人道神灵不可测,英物未许人搜罗。

汉武当年产天马,万晨沙场战马多。

何如今日成陈迹,沙不扬尘水不波。

渥洼渥洼是与否,我还作我鸣沙山下月牙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鸣沙山与月牙泉的自然景观,以及对历史与传说的追忆。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鸣沙山独特的自然现象——沙鸣,以及月牙泉的清澈与宁静。诗中融合了历史的痕迹与神话的色彩,如汉武帝时的天马故事,以及对古代神灵力量的想象。

首句“敦煌城南山鸣沙”,点明地点,引出鸣沙山这一奇特景观。接着,“中有大泉古渥洼”描述了月牙泉的存在,其古老而神秘的气息跃然纸上。“后人好古浑不识,但从形似名月牙”,表达了对现代人未能深刻理解古代文化与自然现象的感慨。“或为语言偶相类,听随世俗讹传讹”,指出了一些误解和误传,强调了真实与真相的重要性。

“我稽志乘分两处,古碑何地重摩挲?”表达了对历史文献和古迹的重视,希望深入研究以揭示真相。“参戎马公偏好道,茸修古庙山之阿”,提到一位喜好古道的参戎马公,他可能在维护和弘扬这些文化遗产。“约日驱车同访胜,一泓清漪月钩斜”,预示了一次探寻之旅,期待发现更多关于这片土地的故事。

“堆沙四面风卷起,人来坐坠寂无哗”,描绘了鸣沙山的独特景象,风吹动沙丘,却并未引起喧哗,展现出一种静谧之美。“忽闻沙里殷殷响,声似渔阳鼓掺过”,突然间,沙中传来沉闷的声音,仿佛渔阳鼓声穿越时空而来,增添了神秘感。“人道神灵不可测,英物未许人搜罗”,暗示了这片土地上可能隐藏着超乎寻常的力量或秘密。

最后,“汉武当年产天马,万晨沙场战马多”,将话题拉回历史,提及汉武帝时期与战马相关的辉煌时刻。“何如今日成陈迹,沙不扬尘水不波”,感叹时间的流逝,昔日的辉煌已成过去,但自然的美依然存在。“渥洼渥洼是与否,我还作我鸣沙山下月牙歌”,以疑问结尾,表达了对自然与历史的深思,同时也以诗歌的形式纪念这片土地的美丽与神秘。

作者介绍

苏履吉
朝代:清

苏履吉,乳名发祥,字其旋,号九斋,生于清乾隆四十四年农历七月十三日(1779年8月25日),福建德化人。有《友竹山房诗草》七卷,补遗一卷,《友竹山房诗草续钞》七卷。
猜你喜欢

春冰

春冰或尚坚,而人危弗履。

危有甚于冰,戒弗履者几。

(0)

四帝诗四首·其四金世宗

海陵失其德,惟帝天所归。

时雨涤炎氛,一反海陵为。

南北讲和好,与民休息之。

福已兼福人,宇内致雍熙。

世称小尧舜,可为后世师。

(0)

三游洞

夷陵有夷山,夷山多名洞。

三游最著名,喧传自唐宋。

(0)

绝句为黄定之解嘲

二月桃源踏落花,桃花千树烂于霞。

人家各占桃花里,一径桃花是一家。

(0)

农夫二首·其一

兴到溪头散步,倦来石罅欹眠。

不愿圣明捐税,但求雨泽零田。

(0)

鹊踏花翻.稻畦

秋水蒹葭,夕阳禾黍,一行雁字青天写。

望来北陌南阡,紫粒红芒,低垂颖粟迎风亚。

白云堆里晚花香,黄茅屋外镰刀挂。䆉稏。

蓦地鸬鹚飞下。畦边唼呷呼儿打。

不道天与丰盈,物宜咸若,何惜区区者。

不如酤酒乐西成,好齐物我忘虞诈。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