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邪正是安危,不信忠良任伯嚭。
自古家家有容冶,何须亡国殢西施。
由来邪正是安危,不信忠良任伯嚭。
自古家家有容冶,何须亡国殢西施。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张咏创作的,名为《夫差庙》。诗中的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变迁和忠良品德的深刻思考。
“由来邪正是安危,不信忠良任伯嚭。”
这两句开篇便点出了主题,强调了历史上的成败兴亡往往与是否重用忠良之士有关。邪正、安危,这些对比词汇展示了作者对于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自古家家有容冶,何须亡国殢西施。”
后两句则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和治国理念,即无需过分追求外在的功业或是物质财富,因为历史上每个家庭都有其独特之处,只要内心平和,何须过于计较得失。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对历史智慧的提炼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
伛伛黄发媪,拾之践晨霜。
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
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
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
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
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
如何一石馀,只作五斗量。
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
农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
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
吾闻田成子,诈仁犹自王。
吁嗟逢橡媪,不觉泪沾裳。
三十男有室,二十女有归。
近代多离乱,婚姻多过期。
嫁娶既不早,生育常苦迟。
儿女未成人,父母已衰羸。
凡人贵达日,多在长大时。
欲报亲不待,孝心无所施。
哀哉三牲养,少得及庭闱。
惜哉万钟粟,多用饱妻儿。
谁能正婚礼,待君张国维。
庶使孝子心,皆无风树悲。
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
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晚灯前。
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