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荅伯饶见拉出钓》
《次韵荅伯饶见拉出钓》全文
明 / 陈献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好共溪山结晚缘,竹枝深夜响渔椽。

风清月朗沧溟外,鱼跃鸢飞枕几边。

茶灶烟销回野艇,竹竿霜冷钓秋天。

少年孟浪东西走,衰病于今耻复然。

(0)
注释
溪山:山水景色。
晚缘:傍晚的约定或缘分。
竹枝:竹子的枝条。
渔椽:捕鱼用的简陋住所。
风清月朗:天气晴朗,月光皎洁。
沧溟:大海。
鱼跃鸢飞:鱼儿跳跃,鸟儿飞翔。
枕几边:近在身边。
茶灶:煮茶的小火炉。
野艇:野外的小船。
竹竿:钓鱼的竹竿。
钓秋天:在秋季垂钓。
少年孟浪:年轻时冲动鲁莽。
东西走:四处游荡。
衰病:年老体衰疾病缠身。
耻复然:感到羞耻,不再如此。
翻译
与溪山相约在傍晚时分,竹枝在深夜里敲击着渔舟。
清风明月照耀着大海之外,鱼儿跳跃,鸢鸟飞翔,近在枕边。
炊烟消散后,我划着小船回归野外,手持竹竿在秋霜中垂钓。
年轻时我四处漂泊,如今衰老多病,再不愿这样放纵无度。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次韵荅伯饶见拉出钓》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夜晚垂钓图景。首句“好共溪山结晚缘”表达了诗人对山水之间傍晚时分的深深喜爱,仿佛与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接下来的“竹枝深夜响渔椽”通过深夜竹林中的声响,暗示了渔夫的生活和诗人自己的隐逸心境。

“风清月朗沧溟外”描绘了清风明月下的广阔海面,给人以辽阔而宁静的感觉。"鱼跃鸢飞枕几边"则通过生动的意象,写出了鱼儿跃动和鸟儿翱翔的自由画面,仿佛就在诗人的眼前或梦中发生。

“茶灶烟销回野艇”描述了诗人煮茶过后,乘着小舟回归自然的闲适,而“竹竿霜冷钓秋天”则进一步刻画了在秋日寒霜中垂钓的情境,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淡泊与享受。

最后两句“少年孟浪东西走,衰病于今耻复然”以对比的方式,回忆起年轻时的放浪形骸,如今衰病缠身,诗人感到羞愧,流露出对过去无拘无束生活的怀念和对当前生活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以及对人生阶段变化的反思。

作者介绍
陈献章

陈献章
朝代:明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猜你喜欢

句·其五十

豆蔻雨分霁,翠蟳雪炊香。

(0)

句·其四十七

蟹豪留客饭,芎细约僧茶。

(0)

东阁即事

落下休言历,履端吾课闲。

西山晨暂阔,东阁午犹关。

风里那成雪,梅边好近鬟。

春游欲何处,无语对樊蛮。

(0)

鹿郎中山居

非是拜庞公,何繇识此峰。

自唐无两见,如汉有高踪。

径吐归来菊,山连种老松。

轻飞云似健,精鍊玉为容。

鹤要亲题竹,猿常认击筇。

花深多不见,叶响却相逢。

天最知陶亮,人难揖戴颙。

一来非小事,吝到此皆溶。

(0)

夜宿桐柏

月到中峰碧峭深,露桃微重鹤移阴。

隔松听得仙官话,句句皆非世上音。

(0)

讲教洞

一官羁绊混黄埃,壮抱雄怀久未开。

我若有山如此好,挂冠即日赋归来。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