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法简严,非二非三。月来明湛水,云退露寒岩。
真机自得妙处,谁参不是文殊。
白槌后也应,千古屈瞿昙。
家法简严,非二非三。月来明湛水,云退露寒岩。
真机自得妙处,谁参不是文殊。
白槌后也应,千古屈瞿昙。
这首宋朝释正觉的偈颂,语言简洁深邃,体现了禅宗的修行理念和智慧。"家法简严,非二非三",强调佛法的纯粹与严谨,不执着于二元对立或繁琐的教条。"月来明湛水,云退露寒岩",以自然景象比喻心境的清澈,月亮映照下的水面如镜,云散后山岩的寒意透出,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洞察力。
"真机自得妙处,谁参不是文殊",表达了领悟真理的自在境界,认为只要真心体悟,每个人都能达到智慧的境地,如同文殊菩萨般明了。"白槌后也应,千古屈瞿昙",以白槌和佛陀为例,即使在最简单直接的启示之后,也能引发深刻的领悟,暗示修行在于顿悟而非外在形式。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禅意,鼓励人们通过内省和直指人心的教诲,去探寻和体验真理的内在力量。
数日秋风冷,丘园独自身。
閒看篱下菊,忽忆社中人。
苦咏肩常瘦,移家债又新。
极知君淡泊,十载得相亲。
忧来驱我行,困来驱我睡。
文章堆案头,时复一开视。
岂能皆通说,偶然聊适意。
骏马骤平途,里程何足计。
万象罗目前,忽为尘所昧。
虎豹贵搜猎,狐兔从委弃。
五鼎虽共珍,闻名岂知味。
均此一卷书,今日与昨异。
求名无欲速,要当毕斯世。
古人不为经,言动人偶记。
悲哉汉诸儒,白首闇文义。
营营学佛徒,皆喜訾吾道。
怜师独异群,儒艺知探讨。
诵诗三四章,往往见词藻。
玉璞在琢磨,不难成至宝。
知予本好古,身服仁义老。
勤请送行诗,安足慰枯槁。
别时汝颍路,凉叶经秋早。
南游何当还,江潭无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