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海三山下,韶州五岭南。
东风鹢首去,长路马蹄谙。
蛮井歌堪听,军门剑可谈。
丹砂真易得,吾欲解朝簪。
闽海三山下,韶州五岭南。
东风鹢首去,长路马蹄谙。
蛮井歌堪听,军门剑可谈。
丹砂真易得,吾欲解朝簪。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的《送陈生赴韶州戎幕三首》中的第一首。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前往遥远边疆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闽海三山下”,点明了友人出发地的位置,位于福建沿海,三山指的是福州、厦门、泉州等地,暗示了友人即将离开繁华的东南沿海地区,前往更为偏远的韶州。接着“韶州五岭南”则进一步强调了目的地的地理位置,韶州位于南岭以南,远离中原,意味着友人将面临更为艰苦的环境和挑战。
“东风鹢首去”一句,运用了“鹢首”的典故,鹢首是古代战船的前部装饰,常用来比喻船只或行舟之人。在这里,诗人以东风为背景,形象地描绘了友人乘风破浪,远航离去的场景。同时,“东风”也象征着希望与温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
“长路马蹄谙”则直接点明了友人此行的艰难与漫长,马蹄谙表示道路熟悉,但这里的“谙”字却蕴含了对旅途艰辛的感慨。诗人通过这一句,既展现了对友人旅途的关切,也流露出对未知旅程的担忧。
“蛮井歌堪听,军门剑可谈”两句,一方面描绘了友人即将面对的异域风情和军营生活,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坚韧不拔、勇敢面对困难精神的赞许。蛮井歌指当地民歌,军门剑则是军营中的武器,这两者看似矛盾,实则寓意着友人在新环境中既能欣赏异域文化,也能保持自己的本色与勇气。
最后,“丹砂真易得,吾欲解朝簪”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追求自由与实现个人价值的期待。丹砂在古代被认为是一种珍贵的矿石,这里可能象征着友人追求的理想或事业。而“解朝簪”则是辞官归隐之意,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同时,也能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也有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以及对友人坚韧品格的赞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
半纸功名满地愁,都教白了少年头。
早应未拜曹参相,终不当封李广侯。
曲水乱山红树晚,西风残照白云秋。
归鸦一片投林去,自笑劳生未解休。
晚来情绪云涯外,飘风悲撼千树。
乱鸦衰柳大江东,残梦孤篷雨。送一夕、南飞瘁羽。
回头疑见红桑古。
听怨瑟湘灵,冷泪湿征衣,暗换客中缁素。
何意翠麓停车,丹枫照眼,二月花艳同赋。
忍寒无限后凋心,对酒丁宁语。挽白日、长绦万缕。
流波还洗烟尘去。
访旧游,吟筇健,五岳天齐,画屏开处。
我志在千古,此生无百年。
百年亦苦短,白日如奔川。
光阴旦复旦,把镜心茫然。
历看古贤杰,勋业照简编。
安能不努力,坐待雪满颠。
羲和驾六龙,为我迟迟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