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百转见炊烟,茅屋高栖古树颠。
细雨薜萝侵石径,深秋粳稻满山田。
云中望影迷遥岫,草里闻声觉暗泉。
倘遇秦人应不识,只疑误入武陵川。
苍山百转见炊烟,茅屋高栖古树颠。
细雨薜萝侵石径,深秋粳稻满山田。
云中望影迷遥岫,草里闻声觉暗泉。
倘遇秦人应不识,只疑误入武陵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山间景象。首联“苍山百转见炊烟,茅屋高栖古树颠”以苍茫的山峦和远处升起的炊烟开篇,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茅屋与古树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古朴的乡村风貌。颔联“细雨薜萝侵石径,深秋粳稻满山田”进一步描绘了雨中山径的湿润与生机,以及深秋时节稻田的丰收景象,细腻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丰饶。
颈联“云中望影迷遥岫,草里闻声觉暗泉”则通过云雾缭绕的山峰和草丛中的潺潺水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清幽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尾联“倘遇秦人应不识,只疑误入武陵川”则借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理想中的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此地的美丽与神秘,让人不禁产生探寻的欲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之情。
北去云千叠,东来水几盘。
燕台才共署,鼊屿又同官。
波冷浮槎海,烟凝隐豹峦。
文光临睥睨,斗柄近阑干。
菊澹诗情净,萸馨酒量宽。
登台怀桂棹,煮茗羡江湍。
凤翥毛抟彩,龙骧血洒汗。
弯弓不尚革,走笔自飞翰。
饬己一诚格,齐民万念攒。
焚香读周易,鸿渐喜于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