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去云千叠,东来水几盘。
燕台才共署,鼊屿又同官。
波冷浮槎海,烟凝隐豹峦。
文光临睥睨,斗柄近阑干。
菊澹诗情净,萸馨酒量宽。
登台怀桂棹,煮茗羡江湍。
凤翥毛抟彩,龙骧血洒汗。
弯弓不尚革,走笔自飞翰。
饬己一诚格,齐民万念攒。
焚香读周易,鸿渐喜于磐。
北去云千叠,东来水几盘。
燕台才共署,鼊屿又同官。
波冷浮槎海,烟凝隐豹峦。
文光临睥睨,斗柄近阑干。
菊澹诗情净,萸馨酒量宽。
登台怀桂棹,煮茗羡江湍。
凤翥毛抟彩,龙骧血洒汗。
弯弓不尚革,走笔自飞翰。
饬己一诚格,齐民万念攒。
焚香读周易,鸿渐喜于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特定的节日,九月九日,在澄台上聚会时的所见所感。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感慨。
首联“北去云千叠,东来水几盘”,以云层和水流起兴,展现了辽阔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不定。接着,“燕台才共署,鼊屿又同官”两句,转而写到与同僚共事的情景,既有相聚的喜悦,也蕴含着官场的复杂。
颔联“波冷浮槎海,烟凝隐豹峦”描绘了海面的冷寂与山峦的隐秘,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宁静与神秘的向往。颈联“文光临睥睨,斗柄近阑干”则将目光转向了文学与天文,体现了诗人对知识与宇宙奥秘的追求。
尾联“菊澹诗情净,萸馨酒量宽”以菊花的淡雅和茱萸的香气,象征了诗人内心的纯净和平静,以及与友人共享美酒的愉悦。最后,“登台怀桂棹,煮茗羡江湍”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同时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清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态度和精神世界。
铅烧银炼,列丁丁汞子,为裁秋荻。
聊以忘忧君过矣。去日寸阴须惜。
暗里消磨,空中成败,觑破真何益。
入山柯烂,霎时老了樵客。
试看柳谱中人,斗量名品,豪杰曾无一。
江水急投妨事具,有手须持花笔。
要许开枰,除非赌郡,对局宣城得。
不然如谢,指挥无误擒贼。
徵车乍返,满兰陔清泪。空抱平生补亡意。
记梅根洗斝,李径移床,今宵话、又见落红铺地。
温陵门阀在,爱住江南,旧筑东斋掩松翠。
签轴斗金楼。砚北濡毫,应不数、演山才思。
问约看、灯船载芳尊,更何似、相寻仙芸香里。
壮夫长耻落魄,何事归来弊褐。
乘下泽、饭牛大野,豪气樽前曾似昨。
酒酣后、但摩挲一剑,直欲老兵景略。
何况小儿赵括,此意不堪牢落。手中斜挽双繁弱。
拥头上、如箕幧帓,见狡兔、草间突起,怒马山头方一跃。
长空外、皂雕齐发,耳后西风飒飒。
还挥手、金樽引满,寻取狗屠旧约。
有客吹箫予和,以渔阳三拍,向秋风弹筑。
羞整冲冠素发,念富贵、于我浮云耳,及早须行乐。
纵行乐、牵犬东门,何若归耕负郭。
几许春光,残红数片,游丝牵漾。
可怜似我,冷香坠粉,今生虚枉。
为谁瘦损,枕边检点鲛绡,裙襕不似前春样。
着意问东君,肯把侬轻放。惆怅。
莺声渐老,午梦初惊,落钗空响。
倦起不胜梳鬓,镜台斜傍。
暂时消遣,枝头数遍青梅,香痕暗逗眉尖上。
胡蝶却飞来,又低头半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