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婆饼焦》
《婆饼焦》全文
宋 / 邵定翁   形式: 古风

婆饼焦,罪在妾,妾不能家家道缺。

冬裘不完夏粮绝,愁得鬓成雪。

朝看婆鬓兮眼滴血,暮思婆鬓兮心刮铁。

草枯东风吹不活,妾哀事姑无岁月。

行人误听贱妾言,谓鬓殊不然,婆鬓不复玄。

偶焦一饼尚可煎,别煎好饼供婆餐。

饼焦自择饤下盘,留取来年补漏天。

(0)
注释
婆饼:指家中日常的饼。
焦:烤焦。
妾:古代女子自称。
家道缺:家庭经济困难。
冬裘不完:冬衣不全。
鬓成雪:形容头发斑白。
刮铁:形容极度痛苦。
姑:对婆婆的尊称。
岁月:时间。
行人:过路的人。
贱妾:自谦之词。
不复玄:不再乌黑。
玄:黑色。
饤下盘:放在盘子里。
补漏天:弥补家庭的欠缺。
翻译
婆饼烤焦了,错在我,是我让家道衰落。
冬天没有完整的冬衣,夏天粮食断绝,愁苦使我头发如雪般白。
早晨看着婆婆的白发,我泪如泉涌,晚上想念她,心如刀割。
草木枯黄,东风也无法唤醒,我对婆婆的哀思无尽无期。
路人误听了我的话,以为婆婆的白发并非如此,不再乌黑。
即使偶尔烤焦一块饼,我也能再煎,只为给婆婆准备美食。
自己挑选烤焦的饼放在盘中,留下它来年修补家中的不足。
鉴赏

这首宋代邵定翁的《婆饼焦》是一首反映家庭贫困和孝顺主题的诗歌。诗中通过“婆饼焦”这一细节,展现了主人公作为媳妇的辛劳与无奈。她自责婆饼烧焦是自己的过错,暗示家中经济困难,冬衣不足,夏粮匮乏,生活艰辛。诗人以“鬓成雪”、“眼滴血”、“心刮铁”等生动比喻,描绘出她对婆婆的深深忧虑和自我牺牲的决心。

她日以继夜地为婆婆操劳,希望能让老人过上稍微好一些的生活。然而,即使是最基本的饼食也变得稀缺,她宁愿自己不吃,也要留给婆婆。诗中“草枯东风吹不活”象征着生活的困苦无法改变,但她仍然坚守孝道,期待着未来能够有所改善。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日常琐事揭示了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同时也体现了主人公的坚韧和孝顺美德。

作者介绍

邵定翁
朝代:宋

邵定翁,淳安(今属浙江)人。度宗咸淳中预乡荐。事见《宋诗纪事补遗》卷七七。今录诗十首。
猜你喜欢

端叔奉诏还朝二首·其二

万目环观一节东,江酣迟日漾春风。

君王恨见严徐晚,廊庙方资稷契忠。

四蜀正须烦笔下,一言知已定胸中。

少焉我欲归田去,拭目期君鼎鼐功。

(0)

遇张玉叔荆漕自潼州易节来言蜀人两载前以制帅相期矣

上愧三朝老,深惭四蜀民。

君恩无语报,世事有前因。

叱驭宁论远,扪参敢爱身。

但思强健日,归计莫因循。

(0)

游江渎庙用故侯吴龙图韵

马嘶杨柳泊林塘,六月城南趁晓凉。

万古丛祠千木暗,五风十雨一炉香。

翚飞栋宇新轮奂,鼓奏牺牲荐豆觞。

努力为民祈福地,年丰今已格阴阳。

(0)

送同年曾南仲寺丞知温州

久同朝迹又同年,更送旌麾过海边。

多士向来亲戴席,斯民今幸得苏天。

潜心阁上书千卷,雁荡山中草一川。

小待公馀寻旧迹,便归玉笋听鸣鞭。

(0)

遇顺风

天高江阔快飞篷,云去山移过眼中。

江上鼓鼙惊不断,连朝送我岳阳风。

(0)

和程泰之阁学咏雪十二题·其三留雪

相看景物又年华,淅淅投窗意转嘉。

冷落不堪春信晚,稍留六出待梅花。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