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愧三朝老,深惭四蜀民。
君恩无语报,世事有前因。
叱驭宁论远,扪参敢爱身。
但思强健日,归计莫因循。
上愧三朝老,深惭四蜀民。
君恩无语报,世事有前因。
叱驭宁论远,扪参敢爱身。
但思强健日,归计莫因循。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的作品,题为《遇张玉叔荆漕自潼州易节来言蜀人两载前以制帅相期矣》。诗中表达了诗人的复杂情感和责任感。首句“上愧三朝老”表明诗人对历任朝廷的感激,自感年迈而未能更好地报效;“深惭四蜀民”则流露出对蜀地百姓的深深愧疚,意识到自己未能满足他们的期待。
“君恩无语报”表达出诗人对于无法直接回报皇恩的无奈,只能默默承受;“世事有前因”暗示了命运和责任的因果关系,他明白自己的处境并非偶然,而是有其前定的原因。
“叱驭宁论远,扪参敢爱身”这两句展现了诗人的决心和勇气,即使面临艰难险阻,也不畏长途跋涉,更不会因为个人安危而退缩。最后,“但思强健日,归计莫因循”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身体尚健之时,果断制定回归计划,不再拖延的决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深沉的责任感和坚韧的意志,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谊。
家住江源行入海,壮游昔有眉山苏。
却登金山望乡国,夜江光怪惊栖乌。
高才盛年世清宴,归山誓水宁非诬。
多难方知太平好,或出或处皆裕馀。
明季流寇祸至烈,易堂尚可安琴书。
团瓢历历七十二,即今何地容潜夫。
天遗地孑几耆老,削迹夷市蜷穷庐。
神州莽莽塞荆棘,三湘百粤无完区。
引绳而绝必有处,激发祸始钟巴渝。
势劫驯良化豺虎,闭关猛噬安逃逋。
中江老人发过耳,家屯与国齐疮痡。
十年千忧犯真宰,白头形影酬羁孤。
相过朱王慰朝暮,濡沫那得忘江湖。
覆舟之山渺天际,??万众真为鱼。
千重万掩愁肺腑,溅泪惊心空友于。
眼穿望断归不得,偶观画稿疑乡闾。
何时闻雁空泠峡,且视飞鸟山馆图。
《为王病山侍郎作飞乌山馆图并题》【清·陈曾寿】家住江源行入海,壮游昔有眉山苏。却登金山望乡国,夜江光怪惊栖乌。高才盛年世清宴,归山誓水宁非诬。多难方知太平好,或出或处皆裕馀。明季流寇祸至烈,易堂尚可安琴书。团瓢历历七十二,即今何地容潜夫。天遗地孑几耆老,削迹夷市蜷穷庐。神州莽莽塞荆棘,三湘百粤无完区。引绳而绝必有处,激发祸始钟巴渝。势劫驯良化豺虎,闭关猛噬安逃逋。中江老人发过耳,家屯与国齐疮痡。十年千忧犯真宰,白头形影酬羁孤。相过朱王慰朝暮,濡沫那得忘江湖。覆舟之山渺天际,??万众真为鱼。千重万掩愁肺腑,溅泪惊心空友于。眼穿望断归不得,偶观画稿疑乡闾。何时闻雁空泠峡,且视飞鸟山馆图。
https://shici.929r.com/shici/Av29htIJ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