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遇张玉叔荆漕自潼州易节来言蜀人两载前以制帅相期矣》
《遇张玉叔荆漕自潼州易节来言蜀人两载前以制帅相期矣》全文
宋 / 袁说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上愧三朝老,深惭四蜀民。

君恩无语报,世事有前因。

叱驭宁论远,扪参敢爱身。

但思强健日,归计莫因循。

(0)
翻译
我深感愧对三朝的岁月,更羞愧于四蜀的百姓。
无法用言语回报皇上的恩德,世间之事自有其因果循环。
驾车出行不问远近,探索星象岂敢只顾自身安危。
只愿每日都能强健,切勿拖延回归故乡的计划。
注释
上愧:对自己年华流逝感到愧疚。
三朝:指多个朝代。
深惭:深深自责。
四蜀民:四蜀地区的人民。
君恩:皇上的恩惠。
无语报:无法用言语表达回报。
世事:世间的事情。
前因:因果关系。
叱驭:驾驭马车或指挥。
宁论:岂论,不顾。
扪参:触摸参星,象征探索未知。
爱身:只关心自身。
强健日:身体强壮的日子。
归计:回归故乡的打算。
莫因循:不要拖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的作品,题为《遇张玉叔荆漕自潼州易节来言蜀人两载前以制帅相期矣》。诗中表达了诗人的复杂情感和责任感。首句“上愧三朝老”表明诗人对历任朝廷的感激,自感年迈而未能更好地报效;“深惭四蜀民”则流露出对蜀地百姓的深深愧疚,意识到自己未能满足他们的期待。

“君恩无语报”表达出诗人对于无法直接回报皇恩的无奈,只能默默承受;“世事有前因”暗示了命运和责任的因果关系,他明白自己的处境并非偶然,而是有其前定的原因。

“叱驭宁论远,扪参敢爱身”这两句展现了诗人的决心和勇气,即使面临艰难险阻,也不畏长途跋涉,更不会因为个人安危而退缩。最后,“但思强健日,归计莫因循”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身体尚健之时,果断制定回归计划,不再拖延的决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深沉的责任感和坚韧的意志,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谊。

作者介绍

袁说友
朝代: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猜你喜欢

崇效寺看牡丹并观红杏青松图卷自辛亥后越二十九年复来此寺不胜凄感·其二

遗芳重见廿年迟,凄冷心情只自知。

未惜命酬倾国色,应怜才尽送春诗。

池经凝碧仍弦管,殿入披香乱絮丝。

一世荒嬉成溺笑,何人痴绝望佳期。

(0)

嵩儒辞官索诗为别

朝年江汉观新政,临老边关见朔风。

回首与君同一梦,索然相对各成翁。

事前结局谁能料,悟后初心渐已空。

得间息机归去好,古人高蹈岂能同。

(0)

余喜夜坐每窗纸见微白始就枕盖廿年以来矣感赋一首

摊书侵晓惯眠迟,耽好妨生我一痴。

千载古人心可见,百年独夜味谁知。

青霞意郁人常在,金印腰悬气已尸。

破榻寒窗灯影畔,此中便了此生期。

(0)

假翮

强邻假翮盛文公,何恤胼劳与后中。

志决艰辛原不悔,居深情伪故难穷。

贪天功有之推耻,投璧心能咎犯同。

自古君难臣不易,漫誇返国倚西戎。

(0)

登天目山望云海

山僧茶饭家常事,过客惊人句欲携。

出壁纠枝兼石大,裹身龙气压天低。

泉飞寒洒秋衣湿,钟落初分咫尺迷。

离合神光时一见,群真端冕半身齐。

(0)

为王病山侍郎作飞乌山馆图并题

家住江源行入海,壮游昔有眉山苏。

却登金山望乡国,夜江光怪惊栖乌。

高才盛年世清宴,归山誓水宁非诬。

多难方知太平好,或出或处皆裕馀。

明季流寇祸至烈,易堂尚可安琴书。

团瓢历历七十二,即今何地容潜夫。

天遗地孑几耆老,削迹夷市蜷穷庐。

神州莽莽塞荆棘,三湘百粤无完区。

引绳而绝必有处,激发祸始钟巴渝。

势劫驯良化豺虎,闭关猛噬安逃逋。

中江老人发过耳,家屯与国齐疮痡。

十年千忧犯真宰,白头形影酬羁孤。

相过朱王慰朝暮,濡沫那得忘江湖。

覆舟之山渺天际,??万众真为鱼。

千重万掩愁肺腑,溅泪惊心空友于。

眼穿望断归不得,偶观画稿疑乡闾。

何时闻雁空泠峡,且视飞鸟山馆图。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