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渚柳稀疏。柳外画城云漠。
城上一眉山影,挂新蟾一角。
扶肩醉向酒家归,霜径踏黄箨。
四五点灯明处,是谁家水阁。
回渚柳稀疏。柳外画城云漠。
城上一眉山影,挂新蟾一角。
扶肩醉向酒家归,霜径踏黄箨。
四五点灯明处,是谁家水阁。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秋夜图景。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月下柳岸、云雾缭绕、山影朦胧的画面。"回渚柳稀疏",点明地点在一处曲折的水边,柳树稀疏,营造出一种空旷与寂寥之感。"柳外画城云漠",将视线延伸至远处,描绘出一片云雾弥漫的景象,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神秘氛围。
"城上一眉山影,挂新蟾一角",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美丽。山影如同新月的一角挂在城墙之上,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了自然与城市和谐共存的美妙景象。"扶肩醉向酒家归,霜径踏黄箨",词人以自己的行踪作为线索,从视觉转向了情感体验。他微醺地走向酒家,踏着霜覆盖的小路,黄叶随脚步轻响,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季节的特征,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两句"四五点灯明处,是谁家水阁",将视线引向了远处的灯火,引发读者对那灯火背后故事的遐想。整个画面由远及近,由静及动,由实及虚,构建了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那份淡淡的忧愁与深邃的思考。
恨莺花渐老,但芳草、绿汀洲。
纵岫壁千寻,榆钱万叠,难买春留。
梅花向来始别,又匆匆,结子满枝头。
门外垂杨岸侧,画桥谁系兰舟。悠悠。岁月如流。
叹水覆、杳难收。凭画阑,往往抬头举眼,都是春愁。
东风晚来更恶,怕飞红、拍絮入书楼。
双燕归来问我,怎生不上帘钩。
长把种树书,人云避世士。
忽骑将军马,自号报恩子。
风云入壮怀,泉石别幽耳。
钜鹿师欲老,常山险犹恃。
岂惟彼相忧,固是吾徒耻。
去去事方急,酒行可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