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楚正议挽词三章·其二》
《楚正议挽词三章·其二》全文
宋 / 文彦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大抵神存体不留,万安山下宅松楸。

平生燕集歌欢友,伯寿应同泉下游。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彦博所作的《楚正议挽词三章》中的第二章,通过对逝者墓地的描述以及对其生前友谊与欢乐的回忆,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

“大抵神存体不留”,开篇即点明逝者虽已离世,但其精神永存,不随肉体消逝。这句蕴含了对逝者人格魅力与精神品质的高度赞扬,强调了灵魂的不朽性。

“万安山下宅松楸”,描绘了逝者墓地所在的自然环境,万安山作为背景,松树与楸树作为墓地周围的植被,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逝者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回归。

“平生燕集歌欢友”,通过回忆逝者生前与朋友聚会时的欢乐场景,展现了逝者的人际关系与生活情趣,强调了友谊的重要性,以及逝者在生前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与温暖。

“伯寿应同泉下游”,最后一句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与祝愿,希望逝者如同伯夷、叔齐一般,能够与泉水相伴,享受宁静与自由。这里暗含了对逝者高尚品德与超脱世俗追求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灵魂得以安宁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情地表达了对逝者的缅怀与敬仰,通过自然景观与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逝者的精神风貌与人际关系,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生命、友情与自然的深刻感悟和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文彦博

文彦博
朝代:宋

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天圣五年(1027年),文彦博进士及第。历任殿中侍御史、转运副使等职。庆历七年(1047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平王则起义功,拜同平章事。皇祐三年(1051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1055年)复相。
猜你喜欢

查虞皋文学自越中遣书相讯寄谢四首·其一

春风曾泊孝廉船,握手相看各黯然。

别后秋鸿江上去,一封来到海云边。

(0)

夏日访侯兄东山别业因阅两甥行卷

怅别东山岁颇深,将军楼阁郁萧森。

松涛昼送孤亭雨,薜幌晴交满院阴。

万里风烟今日酒,百年兄弟白头心。

吾甥更自多文藻,最羡君家桂树林。

(0)

答周启明大参书

握别长安几岁星,人间离合总飘萍。

儒臣使节移梁苑,病客归骖出汉庭。

卧久山中芳草绿,书来河上片云青。

闻今正有宣房役,报国无然赋采苓。

(0)

春日小斋閒居闻澄上人谈义

焚香清昼袅茶烟,小阁閒参一指禅。

浩劫尘机何处解,彼方妙谛几宗传。

有无尽息超尘境,种地俱空启胜缘。

身现人天知是幻,闻师半偈已泠然。

(0)

扈从春际上陵四首·其三

云间神阙九关开,树杪仙舆万乘来。

雾雨萧萧阴辇路,松楸郁郁锁城台。

摐金大乐空山应,裸玉崇仪列辟陪。

闻道龙衣亲负土,汉家原庙不胜哀。

(0)

同朱可大廷平登岱八首·其八

上宫夜色冷漫漫,月转层霄十二栏。

大地河山银作海,中天楼阁玉为坛。

虚无灵境箫声断,缥缈秋光练影寒。

仙掌芙蓉看欲近,转从北斗识长安。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