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小斋閒居闻澄上人谈义》
《春日小斋閒居闻澄上人谈义》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焚香清昼袅茶烟,小阁閒参一指禅。

浩劫尘机何处解,彼方妙谛几宗传。

有无尽息超尘境,种地俱空启胜缘。

身现人天知是幻,闻师半偈已泠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小斋中的一幕,诗人通过焚香、品茗、参禅等细节,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首句“焚香清昼袅茶烟”以“袅袅”二字生动描绘了香烟与茶气在阳光下轻盈缭绕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意境。接着,“小阁閒参一指禅”则点明了诗人在此处进行的禅修活动,通过“閒参”二字,表现了这种修行的轻松与自在。

“浩劫尘机何处解,彼方妙谛几宗传”两句,诗人借由对禅宗智慧的探讨,表达了对人生困惑与解脱之道的思考。这里“浩劫”象征着人生的苦难与挑战,“尘机”则是指内心的杂念与烦恼,而“彼方妙谛”则指向了超越世俗理解的真理与智慧。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禅学的深刻领悟,也体现了其对生命本质的探索与追求。

接下来,“有无尽息超尘境,种地俱空启胜缘”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考。通过“有无尽息”与“种地俱空”,诗人表达了对存在与虚无、物质与精神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通过这种洞察达到心灵净化与超越尘世的境界。这里的“超尘境”与“启胜缘”则分别指向了超越世俗的束缚与开启新的生命可能性。

最后,“身现人天知是幻,闻师半偈已泠然”两句,诗人通过自身的体验与感悟,揭示了生命的虚幻本质,并在聆听高僧教诲后,心灵得到了清凉与宁静。这里的“半偈”可能指的是简短但含义深远的教诲,而“泠然”则形容了心灵得到洗涤后的清新与平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宇宙真理以及个人修行的独到见解,充满了禅意与哲思,是一首富有启发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送温州挥使陈汝玉朴庵之孙

四世簪缨见祖孙,六朝鈇钺卫将军。

清英不忝千金子,雅厚元从万石君。

剑蓄灵光彻牛斗,兵凝朝气待风云。

送君不尽怀人恨,目断江东旧雁群。

(0)

追挽刘世亨父

白头无事出田园,清议犹能动至尊。

乡里衣冠推世德,海滨营卫仰馀恩。

鹤归华表仙人化,树满荒山古木存。

往事不须频太息,传家今已见曾孙。

(0)

送余大尹

山郭惠风和,湖田好雨过。

鸣琴初住响,行旆又闻歌。

赴阙心应重,怀民梦亦多。

旌褒垂已及,天诏有馀波。

(0)

竹鹤老人画为徐时用题

山水蔼清妍,吴东三月天。

雨中闻社鼓,树里见炊烟。

诗景谁家屋,閒情野渡船。

无人共登泛,斜日下长川。

(0)

临高台

临高台,天中央。白玉作柱,黄金为梁。

台端有嘉宾,台下启周行。周行四达,佳宾相望。

投弓惜鹄,鸣凤来翔。

(0)

碧桃花·其三

轩前一树碧桃花,温润丰姿绝玷瑕。

寄语水晶帘幕下,红尘飞不到窗纱。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