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欧阳碧溪咏雪诸作用韵美之》
《读欧阳碧溪咏雪诸作用韵美之》全文
明 / 罗钦顺   形式: 七言律诗

雪里豪吟忘旦暮,句中深念亦黔黎。

才高岂待搜寻得,兴剧时同戏谑为。

稍出肺肝酬大造,还将风雅训诸儿。

余衰已甚应藏拙,试问年来和者谁。

(0)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罗钦顺所作,题为《读欧阳碧溪咏雪诸作用韵美之》。诗中以咏雪为引子,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感悟与思考。

首联“雪里豪吟忘旦暮,句中深念亦黔黎”,描绘了诗人置身于雪景之中,豪情满怀地吟诵诗句,仿佛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心中深深挂念着百姓疾苦。这里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描绘雪景,表达了诗人对社会民生的关注与忧虑。

颔联“才高岂待搜寻得,兴剧时同戏谑为”,则展现了诗人的才华与性情。他并不依赖于刻意的搜寻来展现自己的才华,而是将生活中的乐趣与戏谑融入创作之中,体现了诗人随性洒脱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颈联“稍出肺肝酬大造,还将风雅训诸儿”,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认为自己应当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通过诗歌的形式回馈给自然和社会,同时也教育后辈继承和发扬风雅的传统。这既是对自身责任的体现,也是对传承文化的呼唤。

尾联“余衰已甚应藏拙,试问年来和者谁”,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年岁渐长、精力不济的感慨,同时对当今社会是否有人能理解并回应他的作品表示疑问。这一联既有对个人境遇的反思,也隐含了对时代风气的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咏雪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人生以及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罗钦顺
朝代:明

(1465—1547)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忤刘瑾,革职为民。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初笃信佛学,后舍弃。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有《困知记》、《整庵存稿》。
猜你喜欢

题罗稚云林秋晚

峥嵘列岫白云西,江上晴林直与齐。

落日欲分山上下,秋声不隔树高低。

浔阳旧宅陶潜住,天际归舟谢朓题。

我亦爱君泉石好,携家便拟结幽栖。

(0)

水南晚眺

山风萧萧群木落,寒日黯黯孤猿啼。

江云欲雨复不雨,野鸟将栖还未栖。

归人入夜望烟火,行子伤秋闻鼓鼙。

水南山川绕城市,政好买地躬耕犁。

(0)

送陈伯渊教授归沔阳·其一

广文金闺身,台城一相见。

壁素悬青灯,花虫蠹书卷。

(0)

次仲谊韵呈居中长老

阖闾冢上见新城,无复游人载酒行。

山雉听经依塔影,树鸦争食乱钟声。

剑池龙去泉空冽,茶灶僧閒火独明。

我欲投簪营小隐,佛香终日祝升平。

(0)

病后

支离病骨不禁风,茅屋秋深水国中。

短发因吟多日白,颜衰得酒暂时红。

交飞柳巷将归燕,乱戾湖天欲下鸿。

秋兴几篇谁为藁,阿戎烂烂未知工。

(0)

咏汤婆长句寄谈勿庵勉之共发一笑

岁晚江乡雪盈尺,小斋不禁寒气逼。

先生独卧不成眠,两脚浑如水中石。

今宵何幸得温温,伸去缩来随意得。

非关被底别藏春,深藉汤婆有馀力。

此婆生来名阿锡,纺织无能有潜德。

缄口何曾说是非,谋身不解求衣食。

寂寂无声伴到明,不作骄痴取怜惜。

君不见此婆有妹名青奴,骨格玲珑如姊默。

不容暑气侵肌肤,亦与先生旧相识。

只因寒暑不同时,弃舍尘中倚空壁。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