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柳阴分举画桡,数声呕轧荡轻舠。
芙蓉馆北香浮沼,桑柘村西月满桥。
雪鸟冲烟孤鹭起,金鳞破浪巨鱼跳。
溯洄一片清光里,心会南华秋水谣。
堤柳阴分举画桡,数声呕轧荡轻舠。
芙蓉馆北香浮沼,桑柘村西月满桥。
雪鸟冲烟孤鹭起,金鳞破浪巨鱼跳。
溯洄一片清光里,心会南华秋水谣。
这首诗描绘了月夜泛舟的宁静与美好。首句“堤柳阴分举画桡”,以细腻之笔勾勒出月光下柳树的倒影与画船轻轻摇动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幽静而雅致的氛围。接着,“数声呕轧荡轻舠”进一步渲染了船行水面时的轻微声响,仿佛是大自然的轻吟低唱。
“芙蓉馆北香浮沼,桑柘村西月满桥”两句,通过“香浮沼”和“月满桥”的景象,展现了月夜下的自然之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与喜爱。
“雪鸟冲烟孤鹭起,金鳞破浪巨鱼跳”则通过动态的描写,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雪鸟在烟雾中穿梭,孤鹭突然振翅高飞,金鳞鱼在波浪中跃出水面,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赋予了诗歌以生命力。
最后,“溯洄一片清光里,心会南华秋水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在一片清澈的月光中,诗人的心灵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回响着《南华经》中关于秋水的哲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与内心平静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夜泛舟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诗意的佳作。
史笔善记事,画笔善状物。
状物与记事,二者各得一。
诗史善记意,诗画善状情。
状情与记意,二者皆能精。
状情不状物,记意不记事。
形容出造化,想像成天地。
体用自此分,鬼神无敢异。
诗者岂于此,史画而已矣。
去年渡江爱吴山,忽忘蜀道轻秦川。
钱塘后到山最胜,下枕湖水相萦旋。
坐疑吴会无复有,扁舟屡出凌涛渊。
今秋复入径山寺,势压众岭皆摧颠。
连峰沓嶂不知数,重重相抱如青莲。
散为云雾翳星斗,聚作潭井藏蜿蜒。
钦翁未到人迹绝,千里受记来安禅。
荒榛野草置茅屋,坐令海贾输金钱。
至今传法破烦恼,饱食过客容安眠。
解装投锡不复去,纷纷四合来乌鸢。
或言此处犹未好,海上人少无烦煎。
天台雁荡最深秀,水惊石瘦尤清便。
青山独往无不可,论说好丑徒纷然。
终当直去无远近,藤鞋竹杖聊穷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