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周启明大参书》
《答周启明大参书》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握别长安几岁星,人间离合总飘萍。

儒臣使节移梁苑,病客归骖出汉庭。

卧久山中芳草绿,书来河上片云青。

闻今正有宣房役,报国无然赋采苓。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答周启明大参书》。诗中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周启明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首联“握别长安几岁星,人间离合总飘萍”,开篇即以“握别”二字,点明了与友人的离别之情,将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象地描绘了人生如浮萍般无常的境况。接着,“人间离合总飘萍”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事聚散的感慨。

颔联“儒臣使节移梁苑,病客归骖出汉庭”,通过“儒臣使节”与“病客归骖”的对比,展现了不同人物在不同境遇下的生活状态。这里,“移梁苑”与“出汉庭”分别指官员的调动与病客的归家,既体现了官场的风云变幻,也反映了个人命运的起伏不定。

颈联“卧久山中芳草绿,书来河上片云青”,转而描写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情景。通过“卧久山中”与“书来河上”的对比,一方面表现了诗人远离尘嚣、寄情山水的闲适生活,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与友人书信往来的温馨与慰藉。其中,“芳草绿”与“片云青”运用色彩对比,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

尾联“闻今正有宣房役,报国无然赋采苓”,则转向对国家大事的关注。诗人虽身处山林,但心系国家,听到当前有兴修水利的重任,表达了他虽身在隐逸,但心怀国家、时刻准备为国效力的决心。这里的“宣房役”指的是古代兴修水利的工程,而“赋采苓”则是引用《诗经》中的典故,象征着诗人愿意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即使是在隐居生活中也不忘报效国家。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也展现了其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钱塘留柬程庸

准拟名山复并游,朔风无奈日飕飕。

金陵已失连枝喜,吴会仍为落叶愁。

南指片帆应迅速,北来行李莫淹留。

丹枫黄菊同归梦,定约三衢与信州。

(0)

发丹阳

遥牵高缆别丹阳,明日青山指浙江。

谓我何求宁足校,寸心对越是苍苍。

(0)

寄谢王医博高危诸医士李王诸亲友

骥子南游学舜弦,春城淹疾友琴轩。

神功深赖阳和力,青眼频烦故旧怜。

(0)

雪夜偶成

四檐风雪夜漫漫,独拥残炉对岁寒。

细忆晏庭诗思切,是知仁者敢偷安。

(0)

曲冈道中

疋马寒村偶独过,壮怀莫景怅如何。

梅花满眼无人问,谩对虬枝一放歌。

(0)

别吉塘

数家春树鸟关关,几处青青雨后山。

胜槩倚楼人欲别,诗情多在有无间。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