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赋十二首·其三》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赋十二首·其三》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独能有眼识延平,濂洛渊源集大成。

早负性资专问学,后生岂可少先生。

(0)
翻译
唯有他独具慧眼,辨识出延平的价值
他的学问渊源于濂洛,是他们的集大成者
注释
独能:只有。
有眼识:独具慧眼识别。
延平:指朱熹,南宋理学家。
濂洛:濂溪周敦颐和洛阳程颢、程颐,理学的重要代表。
渊源:学问的根源。
大成:完备的成就。
早负:早年就具有。
性资:天赋资质。
专问学:专心致志于学问。
岂可:怎能。
少先生:轻视这位先生。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赋十二首(其三)》。诗中的“独能有眼识延平”表达了作者对朱熹(字延平)的崇敬之情,认为他不仅学识渊博,而且能够深刻理解和鉴赏历史与文化的精髄。"濂洛渊源集大成"则是说朱熹将自古以来濂溪、洛阳两地的文化精华汇聚起来,达到了学术上的高峰。此句强调了朱熹学问的深厚和他在学术上的巨大成就。

"早负性资专问学"表明作者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天资,对学问有着浓厚的兴趣并致力于其中。"后生岂可少先生"则是说作为后来的人,怎能不尊敬这些前辈大师呢?这两句反映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前人学术成就的尊重。

整首诗通过表达个人对朱熹崇高学问的仰慕,同时也透露出作者个人的学术追求与敬意。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虚斋

唤回尘梦谢迷途,净扫斋居一物无。

春晚厌闻莺语闹,夜深惟爱月轮孤。

山低地僻看麋鹿,竹茂桐高长凤雏。

记取洪城一留语,十年诗债寄三衢。

(0)

迁居四首·其二

一度花开一度诗,青毡虽冷亦何辞。

门庭洁处人心别,世味尝来鬓脚知。

纳尽帘风炎暑日,步低檐月醉醒时。

宫墙数仞无由入,魂梦年年绕泗沂。

(0)

过临清

一线漕渠几尺深,往来南北日骎骎。

风尘乍惨今朝目,闸水狂惊昨夜心。

春半尚无花可赏,诗成那许酒停斟。

边河杨柳初舒眼,安得黄鹂送好音。

(0)

过恭襄祠道院

恭襄祠下系舟迟,竹献清森石献奇。

久坐虚亭花未放,壁间留诵石斋诗。

(0)

靖安尹吴翼之挽

少年乡榜解争魁,京国担囊几往来。

日月阶梯探吏部,云霄步武谢风雷。

专城已把牛刀试,枕块空惊鬼录催。

吊屈何愁无贾谊,楚云湘水自生哀。

(0)

戊午八月十七日出钱塘江头看午潮

江头细雨棹初回,潮傍中秋亦壮哉。

水底暗疑雷鼓动,海门惊驾雪山来。

雄吞众水期如约,急送行舟去似催。

引领篷窗兴无限,白云遮破万山堆。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