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敦煌廿咏·其十李庙咏》
《敦煌廿咏·其十李庙咏》全文
唐 / 敦煌人作品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昔时兴圣帝,遗庙在敦煌。

叱咤雄千古,英威静一方。

牧童歌冢上,狐兔穴坟傍。

晋史传韬略,留名播五凉。

(0)
注释
昔时:往昔,过去的时候。
兴圣帝:指古代某位被尊为圣明的皇帝。
遗庙:遗留下来的庙宇。
敦煌:中国甘肃省的一个历史名城,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点。
叱咤:怒吼、呼喝,形容威力极大。
雄千古:威猛气势跨越整个历史长河。
英威:英雄的威严。
静一方:使一个地方保持平静安宁。
牧童:放牧的儿童。
歌冢上:在坟墓上唱歌。
狐兔:狐狸和兔子,这里比喻小动物。
穴坟傍:在坟墓旁边挖洞居住。
晋史:指《晋书》,记载晋朝历史的史书。
传韬略:传承、记载了他的军事策略和智慧。
留名:留下名字,即名声流传。
播五凉:五凉,指古代中国西北地区的五个政权,这里泛指广泛区域。
翻译
往昔那位圣明的帝王,他的庙宇遗留于敦煌之地。
他的威猛气势跨越千秋,英雄之威使一方安宁。
牧童在陵墓上歌唱,狐狸和兔子在坟墓旁打洞。
《晋书》记载了他的谋略才华,他的名声流传于五凉地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上圣帝遗留下的庙宇在敦煌的壮丽景象。开篇“昔时兴圣帝,遗庙在敦煌”两句,直接指出了这一古迹的庄严与神圣,通过对古代圣帝崇高形象的描绘,传递出这座庙宇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承载着民族的精神记忆。紧接着,“叱咤雄千古,英威静一方”两句,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点,通过“叱咤”的声音形象和“英威”的气势,以及时间的跨度(千古)与空间的广阔(一方),诗人塑造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历史力量。

然而,接下来的“牧童歌冢上,狐兔穴坟傍”两句,却通过对鲜明对比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既充满历史厚重感,又不乏田园生活画面的意境。这里的“牧童”与“狐兔”,分别代表着生命力与荒凉,通过它们在古庙遗迹旁的活动,诗人展现了一种生灵共存、自然与文化和谐相处的情景。

最后,“晋史传韬略,留名播五凉”两句,则将视角转向历史记载与地理环境的结合。这里“晋史”的提及,让读者联想到古代文献的记述,而“留名播五凉”则是对敦煌地区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广为人知的一种肯定。这两句不仅是诗歌情感的升华,也是整个意境构建的最后强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敦煌一处圣帝庙宇的描写,展现了历史、文化与自然之间错综复杂又和谐统一的关系。它不仅是一次对于古代建筑的赞美,也是对于中华民族历史记忆的一次深情吟唱。

作者介绍

敦煌人作品
朝代:唐

猜你喜欢

怀鹤峰东城因寄·其一

屋梁落月应怀我,春草池塘更梦谁。

记得别时悬泪眼,佯为笑语怕相思。

(0)

和商中丞朱葵·其一

寂寂朱葵着意栽,相投情景自徘徊。

每因擎露含珠泣,恐误倾阳带晓开。

疏影风移摇夜月,晴烟云拥覆西台。

幽香暗度重华殿,时有游蜂送雨来。

(0)

还姜白二子衣

试整戎装出汉宫,解衣何意故人同。

野容聊免披颠倒,命服堪将衬黝葱。

孔阳为映朱旗色,稍敝因经紫塞风。

今日还君箧笥里,依然摇曳禁垣中。

(0)

题陈推官罗江号二首·其一

高卧曾分白鸣沙,清溪深处采三花。

总为征书出空谷,衣裳犹自染云霞。

(0)

袜架二首·其二

袜材温厚剪羔群,绒□初匀湿未熏。

就日且须缘峻木,凌波将不让罗文。

色逃玉磬齐悬簴,影伴仙凫半入云。

终属美人施锦系,画檐风起暂缤纷。

(0)

万思节以集中无名作诗见贻二首·其一

学道频年慕屡空,支离犹堕语言中。

不是班生表人物,徙然杨子戏雕虫。

书字书名吾岂敢,得皮得髓子应同。

他年郊畤传中说,倘借名卿孰过公。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