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贫需禄养,审处唯司铎。
惭无启沃功,知足安素约。
老母年九旬,性亦甘藜藿。
藜藿虽不饱,庶免外患作。
妻孥愚无知,似能同索寞。
食未惯肥甘,粗粝亦踊跃。
文酒惜芳辰,同辈相酬酢。
西山秀色佳,秋高眺林壑。
时亦颇饥寒,欢颜长自若。
自问何能尔,俯仰鲜愧怍。
无求贱亦尊,无贪贫亦乐。
家贫需禄养,审处唯司铎。
惭无启沃功,知足安素约。
老母年九旬,性亦甘藜藿。
藜藿虽不饱,庶免外患作。
妻孥愚无知,似能同索寞。
食未惯肥甘,粗粝亦踊跃。
文酒惜芳辰,同辈相酬酢。
西山秀色佳,秋高眺林壑。
时亦颇饥寒,欢颜长自若。
自问何能尔,俯仰鲜愧怍。
无求贱亦尊,无贪贫亦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面对家庭贫困时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诗人通过描述自己为了供养年迈的母亲而选择担任教职,展现了对家庭责任的担当。同时,他以“惭无启沃功,知足安素约”表达了对自己能力不足的谦逊,以及满足于简单生活的态度。
接着,诗人详细描绘了母亲的生活状态,尽管食物简陋,但母亲甘之如饴,这反映了母子之间的深厚情感与相互理解。妻子和儿女虽然无知,但似乎也能够适应这种简朴的生活方式,共同面对生活的艰辛。
诗中提到,即使在文人雅集的场合,享受美食美酒,诗人也珍惜时光,与朋友互相敬酒。然而,当提及自然风光时,诗人却选择在秋高气爽之时,欣赏西山的美景,与自然和谐共处,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最后,诗人自问为何能在贫困中保持乐观,答案是“无求贱亦尊,无贪贫亦乐”,即不追求名利,不贪图物质享受,内心的满足与尊严使他能够在贫困中找到快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结束溯都门,欢言瞻上东。
宿舂不成装,徒御殊匆匆。
倾城千万人,髫稚随老翁。
揽袪强我留,路隘马不通。
志微术无多,举动非材雄。
畦隧不知拙,雕朽宁谓工。
尚怜畎亩民,欲使衣食充。
吏课才第六,名品出下中。
岂期此邦人,念我如豳风。
竟惭不赫赫,用底书成功。
人事非有常,物变何必终。
移是趣日新,应谐犹不穷。
耻为坚白辩,判别僻与衷。
由是知命来,但觉心源空。
思君天材异,汗血流骠骢。
定交既非晚,接武昆瀛蓬。
岁月使人惊,冠带昔儿童。
别离过三秋,会合今复同。
新诗思何深,清月醒困蒙。
相哀蹇无成,为客谢诸公。
《自曹还都舟中奉酬子中见寄》【宋·刘攽】结束溯都门,欢言瞻上东。宿舂不成装,徒御殊匆匆。倾城千万人,髫稚随老翁。揽袪强我留,路隘马不通。志微术无多,举动非材雄。畦隧不知拙,雕朽宁谓工。尚怜畎亩民,欲使衣食充。吏课才第六,名品出下中。岂期此邦人,念我如豳风。竟惭不赫赫,用底书成功。人事非有常,物变何必终。移是趣日新,应谐犹不穷。耻为坚白辩,判别僻与衷。由是知命来,但觉心源空。思君天材异,汗血流骠骢。定交既非晚,接武昆瀛蓬。岁月使人惊,冠带昔儿童。别离过三秋,会合今复同。新诗思何深,清月醒困蒙。相哀蹇无成,为客谢诸公。
https://shici.929r.com/shici/gVHqg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