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笔工范君用》
《赠笔工范君用》全文
元 / 郭天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光分顾兔一毫芒,遍洒春分翰墨场。

得趣妙从看剑舞,全身功贵善刀藏。

梦花不羡雕虫巧,试草曾供倚马忙。

昨过山僧馀习在,小书红叶拭新霜。

(0)
鉴赏

这首诗《赠笔工范君用》由元代诗人郭天锡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对笔工范君用精湛技艺的赞美与敬佩。

首联“光分顾兔一毫芒,遍洒春分翰墨场”以“顾兔”比喻笔尖,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笔尖在纸上轻点时,如同月兔之光般微妙而精细,随后这光芒如春雨般洒满整个书法创作的场所,营造出一种艺术氛围浓厚的画面。

颔联“得趣妙从看剑舞,全身功贵善刀藏”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将书法创作比作剑舞,强调了书法中蕴含的技巧与美感,同时指出真正的功夫在于隐藏,即在看似不经意间展现出高超技艺,体现了书法艺术的深邃与内敛。

颈联“梦花不羡雕虫巧,试草曾供倚马忙”则表达了诗人对范君用技艺的赞赏,认为他不追求表面的雕琢与技巧炫耀,而是注重内在的意境与情感表达,如同在梦中欣赏花朵,不羡慕那些过于精致的装饰;同时,也提到范君用曾经忙碌于草书的练习,展现了其勤奋与专注。

尾联“昨过山僧馀习在,小书红叶拭新霜”以昨日拜访山僧,发现其旧习犹存,引出对范君用技艺传承的感慨。通过“小书红叶拭新霜”,不仅描绘了秋日落叶的景象,也寓意着范君用技艺如同红叶般经久不衰,即使时光流转,依然能保持其独特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笔工范君用技艺的赞美,展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精髓——即在细节处见真章,在不经意间展现高超技艺,以及对传统技艺的尊重与传承。

作者介绍

郭天锡
朝代:元   字:佑之   号:北山   生辰:1227-1302

郭天锡(1227-1302),元著名书法家、收藏家。字佑之,号北山,曾为御史,今山西大同(云中)人或作天水人,侨寓杭州,做居于甘泉坊,因藏有王羲之《快雪时晴帖》(非以后清内府的三希堂墨本),遂自署所居曰“快雪斋”,他是元代初年重要的鉴藏家之一,与赵孟頫、鲜于枢、乔赏成等人常有交往。他收藏了许多古代法书名迹,至今尚流传于世,如传世的唐摹《神龙本兰亭序》、《仲尼梦奠帖》、《题欧阳询梦奠帖》、《神龙兰亭》、米芾《珊瑚复官二帖》、冯承素摹《兰亭序》、以及晋人《曹娥诔辞卷》等。著有《郭天锡日记》、《郭天锡文集》等。
猜你喜欢

丙寅刑部中二首·其二

幽囚四十日,坐稳穴藜床。

缧绁元非罪,艰难巳备尝。

全家音顿阻,孤枕梦难忘。

会有相逢日,牵衣话更长。

(0)

晓起戏集东坡句二首·其二

清风终日自开帘,吏散空庭雀噪檐。

午醉醒来无一事,地偏心远似陶潜。

(0)

西京道中

来时绿水稻如针,归日青梢没鹤深。

莫忘共山买田约,藕花相间柳阴阴。

(0)

兵府得告将还镇阳府推官王仲侯以书促予命驾先寄此诗

老骥心疲十二闲,天教洗眼小江山。

名园无处不宜酒,胜日有朋方解颜。

老木溪光留月驻,禅房竹径约花关。

先凭乐府求风骨,或有佳人字玉环。

(0)

盛星使宣怀招同曾观察广照小饮甲午十一月·其二

开府宾阶长绿钱,惟馀湜籍鬓毛鲜。

今看沧海横流日,不是黄龙痛饮年。

北海衣冠大和会,西堂杯斝小游仙。

衡阳观察真宾雁,北去南来也自怜。

(0)

莲塘

秀岭深深葬玉娥,清明寒食一来过。

新栽松柏翠痕短,乱落棠梨春艳多。

粉帕有情留药印,锦书何地托微波。

纸钱飞尽下山去,袅袅灵风吹碧萝。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