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宗伯董丈用均用前押韵三章见贻惜别陈怀徵之梦寐至云遥想六桥冠盖集知无一日酒杯閒又云水国共怜门似水山神应望屐登山其托羡湖山寄好风雅真无匹矣复以三章追挽先君子奏之松柏之间霜飙骤零真足肠断不揣辄复和谢依来数其乱篇专志哀感知鉴泣乌之私不以续貂为诮也·其一》
《大宗伯董丈用均用前押韵三章见贻惜别陈怀徵之梦寐至云遥想六桥冠盖集知无一日酒杯閒又云水国共怜门似水山神应望屐登山其托羡湖山寄好风雅真无匹矣复以三章追挽先君子奏之松柏之间霜飙骤零真足肠断不揣辄复和谢依来数其乱篇专志哀感知鉴泣乌之私不以续貂为诮也·其一》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先朝词客胜扬班,地近烟霞许暂攀。

高卧不招衰凤叹,中兴翻睹伏龙閒。

遥飞郢里歌中雪,恍踏苕溪雨后山。

却恨南浔夜深路,祇令如镜映离颜。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对友人大宗伯董丈的深情悼念之作。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思,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先朝词客胜扬班”,赞美了董丈在文学上的成就,将他比作古代著名的文人扬雄和班固,暗示其才华横溢。接着“地近烟霞许暂攀”一句,表达了诗人与董丈虽非同朝为官,但因相近之地而得以短暂相交的感慨。

“高卧不招衰凤叹,中兴翻睹伏龙閒”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董丈淡泊名利、不求闻达的高尚品格的敬佩,同时也暗含对其未能在盛世大展宏图的惋惜。

“遥飞郢里歌中雪,恍踏苕溪雨后山”描绘了董丈离开后的场景,郢里之雪、苕溪之山,都成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寄托,形象生动,情感深沉。

“却恨南浔夜深路,祇令如镜映离颜”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哀愁,南浔的夜晚,仿佛一面镜子,映照出诗人孤独的面容,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逝者哀悼的传统美德。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南园十三首·其二

宫北田塍晓气酣,黄桑饮露窣宫帘。

长腰健妇偷攀折,将喂吴王八茧蚕。

(0)

西戎即叙

悬首藁街中,天兵破犬戎。

营收低陇月,旗偃度湟风。

肃杀三边劲,萧条万里空。

元戎咸服罪,馀孽尽输忠。

圣理符轩化,仁恩契禹功。

降逾洞庭险,枭拟郅支穷。

已散军容捷,还资庙算通。

今朝观即叙,非与献獒同。

(0)

商人

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

北抛衡岳南过雁,朝发襄阳暮看花。

蹭蹬也应无陆地,团圆应觉有天涯。

随风逐浪年年别,却笑如期八月槎。

(0)

晋.卫玠

叔宝羊车海内稀,山家女婿好风姿。

江东士女无端甚,看杀玉人浑不知。

(0)

题四明金鹅寺壁

方丈有门出不钥,见个山童露双脚。

问伊方丈何寂寥,道是虚空也不著。

闻此语,何欣欣,主翁岂是寻常人。

我来谒见不得见,谒心耿耿生埃尘。

归去也,波浩渺,路入蓬莱山杳杳。

相思一上石楼时,雪晴海阔千峰晓。

(0)

七言·其十二

九鼎烹煎九转砂,区分时节更无差。

精神气血归三要,南北东西共一家。

天地变通飞白雪,阴阳和合产金花。

终期凤诏空中降,跨虎骑龙谒紫霞。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