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陈推官罗江号二首·其一》
《题陈推官罗江号二首·其一》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高卧曾分白鸣沙,清溪深处采三花。

总为征书出空谷,衣裳犹自染云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之美的意境。

首句“高卧曾分白鸣沙”,以“高卧”二字开篇,形象地刻画了隐士悠然自得的生活姿态,仿佛他正躺在高处,欣赏着沙地上白鸟鸣叫的景象,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自由。接着,“曾分白鸣沙”则暗示了这位隐士曾经与自然界的生灵和谐共处,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生活充满了诗意与乐趣。

次句“清溪深处采三花”,进一步展现了隐士的生活环境与日常活动。他深入清幽的溪流深处,采摘着珍贵的花朵,这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暗示了他的生活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发现。这里的“三花”可能象征着三种不同形态或寓意的花朵,它们可能是稀有的、具有特殊意义的植物,隐喻着隐士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后两句“总为征书出空谷,衣裳犹自染云霞”,则揭示了隐士虽然生活在远离尘嚣的空谷之中,但他的心灵并未因此而封闭。相反,他通过“征书”(可能指书籍、信件等)与外界保持联系,保持着对外界知识与信息的吸收和理解。尽管身处于幽静之地,他的思想却如同被云霞染色的衣裳一般,充满了色彩与活力,展现出一种内在精神的丰富与多彩。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隐士的思想比作被云霞染色的衣裳,生动地表现了他虽身处山林,但心灵世界依然广阔、充满生机的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然物外、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和谐统一的生活态度,以及在远离尘嚣中仍能保持思想活跃、心灵丰富的精神境界。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春日杂兴二十七首·其五

隔江楼阁郁岧峣,掩映繁花更柳条。

红日半窗春睡足,独携藤杖过溪桥。

(0)

雨窗春兴四首·其四

水心亭馆午风多,别有长条许客过。

无数落花红作阵,一篙新雨绿生波。

(0)

过万里桥

愁闻万里桥南路,回首关河万里多。

入望煖云山破白,长年腊月水层波。

石阑且逐行行度,蜀道时听款款歌。

此去应知东到海,欲凭双鲤问如何。

(0)

孙太守兄弟陪游郤家瀑

水帘瀑布见应多,叠嶂层峦奈此何。

春向雪中翻玉乳,人从天上挽银河。

久蒙郤姓宜攀桂,未必王家胜浴鹅。

好事主人金玉侣,远携名酒沸清歌。

(0)

分司院前植蓼雨后着花嫣然感秋怀土

我家本住江湖上,独客远怜山谷中。

忽见庭花红带雨,恍疑浦树碧含风。

此身去住浑无赖,随地寒暄自不同。

试问桑榆能几许,长途南北又西东。

(0)

竹林拟宿

未为长歌行路难,青山最爱雨中看。

图书暂许淹尘榻,蔬蕨先教具午餐。

碧树洗空千涧出,白云封满万松寒。

天留再宿清凉境,明日溪南十八盘。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