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发中桥二首·其一》
《发中桥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湿轿乘凉入,斜灯借路明。

柳欹元不倒,桥阔自多惊。

宿霤停残滴,朝曦放快晴。

溪流太无赖,不作一声声。

(0)
翻译
在湿润的轿子中乘凉前行,借助斜照的灯光照亮道路。
柳树歪斜却并未倾倒,宽大的桥面令人感到惊奇。
夜晚残留的雨滴在屋檐上停止滴落,早晨的阳光带来明媚的晴天。
溪流顽皮得很,静悄悄地不发出任何声音。
注释
湿轿:指湿润的或者有水汽的轿子。
乘凉:在凉爽的环境中行走。
斜灯:倾斜的灯光。
借路明:借助灯光照明前行。
柳欹:柳树歪斜。
元不倒:本应倒下的样子,但并未倒下。
桥阔:桥面宽阔。
自多惊:自然让人感到惊讶。
宿霤:夜间的雨滴或檐头积水。
残滴:残留的雨滴。
朝曦:早晨的阳光。
快晴:快速放晴。
溪流:小溪流水。
无赖:形容调皮、任性。
一声声:发出连续的声音。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夏夜乘凉的画面,诗人以精细的笔触捕捉自然之美。"湿轿"指的是因露水而湿润的小轿车,"乘凉入"则是乘着这小轿车在凉爽中缓缓行进。"斜灯借路明"形象地描绘了夜晚微弱的灯光照亮前行的道路。

接下来两句"柳欹元不倒,桥阔自多惊"生动表现了夏夜的宁静与桥上柳树随风轻摇的情景。诗人通过对比bridge阔(宽阔)和柳枝不倒,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界深切体验的惊叹之情。

"宿霤停残滴,朝曦放快晴"则描写了夜间露珠未干,早晨阳光普照将露水蒸发的情景。诗人捕捉到了时间变迁中自然界细微变化的美妙。

最后两句"溪流太无赖,不作一声声"表达了溪水不经意地流淌,没有任何声响,体现了一种宁静与和谐之美。整首诗通过对夜晚乘凉、夏日景色、自然界细微变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田园诗

不浅莼鲈兴,君恩许挂冠。

城阴三亩宅,日暮一渔竿。

风翮秋飞鸽,花泥晚种兰。

兀然微醉好,高枕傍阑干。

(0)

问友人病

行踪两月不相闻,鸿雁飞飞各有群。

采药欲停何处屐,扶藜还看几峰云。

奇书散漫痴怜我,瘦骨崚嶒病忆君。

安得相逢明月夜,半窗竹影坐平分。

(0)

南溪

傍郭人家气郁腾,临流烟景晚来增。

夕阳天远明双雁,秋水船轻载一僧。

小市隔溪才五里,画楼出树恰三层。

时平官长浑无事,欲访名山取次登。

(0)

独坐

雨霁薄云飞,空庭竹影微。

愁随孤月起,别忆故人归。

秋老不闻雁,江寒早授衣。

远游非始愿,清梦绕柴扉。

(0)

三月十九日偶作

吾家高尚嵞山老,此日年年一作诗。

憔悴首阳愁夕霭,萧条寒食感春飔。

嵩呼蓟野犹如梦,弓堕煤山孰慭遗。

独爇瓣香更野服,不堪啼血杜鹃枝。

(0)

五溪感兴呈傅重庵观察

涌地群峰扑面来,万重烟树晓岚开。

是谁马槊推飞将,如此山川见霸才。

危堞远排云外戌,荒原犹剩劫前灰。

武乡祠畔斜阳冷,浊酒临风酹一杯。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