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巍雨花台,迹传梁武帝。
云光讲经致雨花,台城不救嗟何济。
文殊问讯维摩处,乃有天花散天女。
一之为甚可再乎,著者空搥涂毒鼓。
崔巍雨花台,迹传梁武帝。
云光讲经致雨花,台城不救嗟何济。
文殊问讯维摩处,乃有天花散天女。
一之为甚可再乎,著者空搥涂毒鼓。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弘历所作的《雨花台口号》。诗中描绘了雨花台的历史遗迹,以及与梁武帝相关的传说故事。诗人通过“崔巍雨花台,迹传梁武帝”开篇,点明了地点和历史人物,随后描述了云光讲经致雨花的神话,暗示了雨花台的神秘与神圣。接着,诗人感慨台城的覆灭,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思考。
“文殊问讯维摩处,乃有天花散天女”,这一句运用了佛教中的典故,文殊菩萨询问维摩诘居士,出现了天花散落于天女之间的景象,象征着佛法的广布与超凡脱俗。然而,诗人紧接着发出疑问:“一之为甚可再乎?”表达了对历史悲剧是否能重演的忧虑,以及对世间轮回无常的深刻感悟。
最后,“著者空搥涂毒鼓”,这句话以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他似乎在责问自己或世人,为何不能吸取历史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让心灵受到更多的伤害。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忧虑,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此地冠盖国,古来翰墨场。
夜看蟆颐山,上干牛斗光。
试酌老翁井,尚馀书传香。
想其居清华,汉阁千步廊。
大字写汗青,小楷书硬黄。
仙去不可追,里人祀烝尝。
神兮肯下来,冠剑在帝傍。
作诗遗里人,闻者当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