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气南方早,闻蝉三月中。
声微犹隐树,咽短不从风。
亭馆人初散,园林花顿空。
羁游阔行乐,亦自惜春终。
阴气南方早,闻蝉三月中。
声微犹隐树,咽短不从风。
亭馆人初散,园林花顿空。
羁游阔行乐,亦自惜春终。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蝉鸣声起,透露出南方特有的阴冷气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蝉鸣的细微变化,从“声微犹隐树”到“咽短不从风”,展现了蝉鸣由远及近,由弱渐强的过程。接着,诗人将视角转向周围环境,“亭馆人初散,园林花顿空”,描绘了蝉鸣声中,人们逐渐离去,花儿也似乎在瞬间凋零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最后,“羁游阔行乐,亦自惜春终”一句,表达了诗人虽在旅途中享受着短暂的欢愉,但内心深处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感与深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昔时累科举,读书患不足。
天今予我暇,有书真不读。
煌煌百圣心,清彻寒泉玉。
遗泽存读书,浸作生民福。
静观灵台中,万象森在目。
天寒境自明,欲浅机自触。
斯文化异端,骎骎即深谷。
晞颜以自励,吾欲求之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