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处处东风软,桃李纷纷春意酣。
是灭度耶不灭度,当机识取老瞿昙。
江山处处东风软,桃李纷纷春意酣。
是灭度耶不灭度,当机识取老瞿昙。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开篇,描绘了春风拂过江山,桃李盛开,春意盎然的景象,以此象征着生机与活力。"东风软"和"春意酣"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魅力,同时也暗示了佛法的温暖与滋养人心的力量。
接下来的两句“是灭度耶不灭度,当机识取老瞿昙”,则转向了哲学与宗教的思考。"灭度"在佛教中指的是涅槃,即解脱生死轮回的状态。"老瞿昙"则是对佛陀的尊称,这里的"当机识取"意味着在恰当的时机,应当认识到佛法的真谛,即通过修行达到解脱的境界。整句诗表达了对佛法深邃智慧的追求与理解,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的必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佛教哲理相结合,既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
吴山下瞰西湖水,山外青山相对起。
前朝遗迹何处寻,高下亭台花雾里。
又闻西域灵鹫峰,飞堕西湖东岸东。
穿花映柳隐复见,游人如在锦绣之丛中。
上天竺,下天竺,三十六峰如立玉。
钱塘潮涌雪山来,海门巨浪高如屋。
我生山水夙所好,咫尺钱塘未曾到。
未曾到,神先游。
画里见山如旧识,前身已似到杭州。
何当一日命小舟,载我西湖湖上头。
遍览东风十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