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学推占后,奸人娼嫉初。
怀私真诡计,候见窃成书。
猛欲挤贤辙,宁思戒覆车。
那知一回首,身已毙诛锄。
老学推占后,奸人娼嫉初。
怀私真诡计,候见窃成书。
猛欲挤贤辙,宁思戒覆车。
那知一回首,身已毙诛锄。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所作,题为《高庙灾董仲舒推说其意稿未上主父偃候仲舒私见嫉之窃其书而奏焉上召视诸儒吕步舒以为大愚下仲舒吏当死诏赦之》。诗中通过董仲舒和主父偃的故事,描绘了政治斗争中的微妙情景。董仲舒因灾异推说而未得上达,主父偃趁机窥探其私意,嫉妒心驱使他窃取了董的著作并上奏。皇帝召集群儒讨论,吕步舒认为董仲舒愚昧,建议严惩。然而,最终董仲舒并未被处死,而是得到宽恕。
诗中“老学推占后,奸人娼嫉初”形象地刻画了董仲舒的学术地位和主父偃的嫉妒心态。“怀私真诡计,候见窃成书”揭示了主父偃的阴险行为。“猛欲挤贤辙,宁思戒覆车”表达了对主父偃排挤贤能的批判,以及对董仲舒可能遭遇的危险的警示。“那知一回首,身已毙诛锄”则暗示了结局出乎意料,董仲舒幸免于难。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事件为背景,寓言性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政治斗争的残酷,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长巾阔领深村住,不识我唤作伧父。
掩白沙翠竹柴门,听彻秋来夜雨。
闲将得失思量,往事水流东去。
便宜教画却凌烟,甚是功名了处。
吾庐却近江鸥住,更几个好事农父。
对青山枕上诗成,一阵沙头风雨。
酒旗只隔横塘,自过小桥沽去。
尽疏狂不怕人嫌,是我生平喜处。
花有花时,何事兹花,待开便开。
看嫣然一笑,秋容也媚,问之不语,春意潜回。
静想乾坤,中间万有,元气循环共一胎。
花如此,尽风流奇特,叹了还猜。
三生月地云阶。
料曾被、西风点镜台。
怅赏余人散,黄蜂日晚,梦回日落,白雁霜催。
两度频繁,一番迟暮,争似从他本分来。
青霄客,有留连新句,为写芳埃。
诸公时余为国子祭酒先自空疏,几载蹉跎,历绕湖江。
甚如今却遣,官闲责重,茫然自愧,学陋言庞。
鬓雪难消,君恩莫报,五鬼欺陵不可降。
如何奈,强支撑病骨,独伴寒?
。
心如孤*高*。
但犹想茅斋对石*。
笑随身惟有,诗囊药里裹,打门谁送,酒?
羊腔。
梦里笙歌,无名亭上,满眼春风四面窗。
人如玉,看牡丹第一,芍药成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