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虞参政至玉屏山·其一》
《闻虞参政至玉屏山·其一》全文
宋 / 晁公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宣室思贤久,锋车促召还。

去调金铉鼎,来别玉屏山。

拱木雨露下,丰碑天地閒。

九原凛如在,想足慰慈颜。

(0)
注释
宣室:古代宫殿名,这里指朝廷。
贤:贤能的人。
锋车:指官府的车马,表示急召。
金铉鼎:象征权力和烹饪器具,代指朝廷事务。
玉屏山:美丽的山景,可能指故乡或象征美好的回忆。
拱木:古老的树木,象征历史和岁月。
雨露:比喻恩泽和润泽。
丰碑:纪念功绩的石碑。
九原:古代对死者的称呼,此处指逝者。
凛如在:虽已去世但形象犹在。
慈颜:慈祥的面容,通常指亲人或尊敬的人。
翻译
在宣室怀念贤才已久了,紧急的车马催促他返回朝廷。
离开时调整了金质的烹饪器具,归来时告别了玉屏山的美景。
在雨露滋润的古树下,他的丰功伟绩碑立于天地之间。
他的墓地仿佛依然清晰可见,我想这定能宽慰他慈爱的面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公溯的作品《闻虞参政至玉屏山(其一)》。诗中表达了对贤才虞参政被召回朝廷的期待与敬仰之情。首句“宣室思贤久”借用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的典故,暗示朝廷对贤能人才的渴望已久。次句“锋车促召还”描绘了虞参政应召归来的急切和重要性。

“去调金铉鼎”象征着虞参政将要参与国家大事,执掌关键职务,如同调和金鼎,寓意其才能出众。“来别玉屏山”则表达了诗人对玉屏山的依依惜别,以及对参政即将离开此地的惋惜。

“拱木雨露下,丰碑天地閒”两句,通过自然景象和丰碑比喻,赞美虞参政的德行如雨露滋润万物,功绩如丰碑永垂天地之间。最后,“九原凛如在,想足慰慈颜”表达了诗人相信虞参政的离去虽远,但他的精神和业绩将如同先人的遗志一样,使在天之灵感到安慰,体现了对贤者的深深敬仰和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既表达了对贤才的赞赏,又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作者介绍
晁公溯

晁公溯
朝代:宋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猜你喜欢

息斋竹

紫貂早解猎围骖,一棹夷犹雪满簪。

山雨欲来春树暗,尽将情思写江南。

(0)

题柯敬仲杂画十首·其七

峡口春云重,江南夜雨多。

水深桃叶渡,风急《竹枝歌》。

(0)

题画

缉熙殿里御屏风,零落谁收百岁中。

锦树总含春雨露,画桥犹是旧青红。

花开陌上怀归燕,潮落江头送去鸿。

何似绿波生太液,绛桃风急綵船东。

(0)

拟古次韵六首·其四

采柏空岩下,倚竹荒庭前。

人生非金石,君心讵能坚。

君心或有渝,贱妾终不疏。

天地一瞬息,今古一长途。

借问离别苦,君心竟焉如。

不见园中树,日日争华敷。

秋风一夕至,已逐严霜枯。

岁晚□得去,山空难久居。

(0)

题苍玉亭卷

冷光翠色入疏棂,岁晚相看眼共青。

静听萧萧有馀韵,似能和我读《黄庭》。

(0)

宿凤口会九万兄

扁舟下沧溟,日暮浮云散。

青山衮衮随,十里行不断。

古廛集人烟,舣缆临绝岸。

谁知兄弟情,邂逅忽相见。

篙师轻波澜,呼啸惊夜半。

贪程虑涉险,欲往还自算。

推篷视天宇,白露下凌乱。

众星亦已没,落月破微暗。

念此局促身,倏然重三叹。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