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屹柱漾中流,地胜林深景最幽。
寺古脱凡多客到,僧閒无事与天游。
远山晴树千年景,活水长天一色秋。
惟有坡翁常恋此,洞箫吹彻起江鸥。
超然屹柱漾中流,地胜林深景最幽。
寺古脱凡多客到,僧閒无事与天游。
远山晴树千年景,活水长天一色秋。
惟有坡翁常恋此,洞箫吹彻起江鸥。
这首诗描绘了小金山的壮丽景色和宁静氛围。首句“超然屹柱漾中流”,以“超然”形容小金山的独立不群,以“屹柱”比喻其坚挺的姿态,同时“漾中流”则展现了它在水中轻轻摇曳的动态美。接着,“地胜林深景最幽”进一步强调了这里的地理位置优越,林木繁茂,环境清幽。
“寺古脱凡多客到”描绘了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远离尘嚣,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拜。“僧閒无事与天游”则通过僧人的悠闲生活,展现了与世无争的宁静生活状态,他们似乎与天空一同遨游,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平和。
“远山晴树千年景,活水长天一色秋”两句,将视线从近处的寺庙延伸至远处的山峦和树木,以及流动的水面与广阔的天空,构成了一幅四季变换、色彩丰富的自然画卷。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远山”与“晴树”、“活水”与“长天”相结合,展现了时间的永恒与自然的生机。
最后,“惟有坡翁常恋此,洞箫吹彻起江鸥”引用了苏轼(坡翁)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小金山的喜爱之情。苏轼曾在江边吹洞箫,引来江鸥,此处借用了这一典故,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也暗示了小金山的美丽足以吸引古今文人墨客,留下难忘的回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小金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文化典故的巧妙运用,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幽静而美丽的山水之中,感受到了心灵的宁静与和谐。
数墨循行不疗饥,南来逴得者些儿。
从前伎俩人知有,管取者些人不知。
珍御权收挂垢衣,憨憨稳放一头低。
全身直入草里辊,东倒何妨复擂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