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原小试佶闲骝,俞骑鸿絧认五斿。
胜日寻芳兼示度,雕龙何用赋春蒐。
绿原小试佶闲骝,俞骑鸿絧认五斿。
胜日寻芳兼示度,雕龙何用赋春蒐。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行围三首》之一,通过描绘狩猎场景,展现了皇家的壮观与豪迈。
首句“绿原小试佶闲骝”,描绘了在一片绿色的草原上,皇帝亲自试驾着骏马,显示出驾驭技巧的娴熟与轻松自在。这里的“佶闲骝”指的是体态健美、性情温顺的良马,形象地展示了皇帝与骏马之间的和谐关系。
次句“俞骑鸿絧认五斿”,进一步描述了皇帝在狩猎时的英姿。这里“俞骑”指皇帝乘坐的马匹,“鸿絧”可能是指大雁或其他飞禽,而“五斿”则可能是指五色羽毛,整体意象为皇帝在广阔的天空中,驾驭骏马追逐飞禽,展现出帝王的威严与狩猎的壮观场面。
第三句“胜日寻芳兼示度”,点明了这次狩猎活动不仅是为了娱乐和展示武艺,更蕴含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兼示度”也暗示了通过这次活动,皇帝向臣民展示了如何正确地利用自然资源,体现了君主的智慧与责任感。
最后一句“雕龙何用赋春蒐”,以雕龙为喻,表达了对春天狩猎活动的赞美。这里的“春蒐”即春季的狩猎活动,而“雕龙”则是比喻性的说法,既指实际的猎物,也象征着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这句话意在强调,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进行狩猎不仅是为了获取食物,更是为了庆祝大自然的繁荣与生命的活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清朝皇家狩猎活动的壮观与意义,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