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
《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词  词牌: 踏莎行

进退存亡,行藏用舍。小人请学樊须稼。衡门之下可栖迟,日之夕矣牛羊下。

去卫灵公,遭桓司马。东西南北之人也。长沮桀溺耦而耕,丘何为是栖栖者。

(0)
注释
踏莎行:词牌名,又名“喜朝天”“柳长春”“踏雪行”“平阳兴”“踏云行”“潇潇雨”等。
双调小令,《张子野词》入“中吕宫”。
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仄韵。
四言双起,例用对偶。
行藏用舍:语出《论语·述而》。
小人请学樊须稼:语出《论语·子路》。
长沮桀溺耦而耕:语出《论语·微子》。
丘何为是栖栖者:语出《论语·宪问》。
翻译
人生在世,应知进退,用则行,不用则藏。不妨权且做一回“小人”,效法樊须学稼,躬耕田园。安贫乐道,清心寡欲,便可怡然自乐。
多年来就像孔子那样,辗转多地,南北驱驰,一意从政,而四处遭受挫折。还是学隐士长沮桀溺,隐居躬耕,不要学孔子四处奔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中的一段,它巧妙地融合了儒家经典中的思想和田园生活的意象,展现出词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局的感慨。

"进退存亡,行藏用舍",这八个字源自《易经》,表达了人生的起伏变化和选择。词人借以表达自己在仕途上的进退失据,暗示了他对官场的无奈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小人请学樊须稼",樊须是孔子的学生,他请求学习农事,体现了儒家的重实践、轻名利的思想。辛弃疾借此表达了自己愿意回归田园,过简朴生活的愿望。

"衡门之下可栖迟,日之夕矣牛羊下",出自《诗经·魏风·伐檀》,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词人希望能像古人那样,在简陋的屋檐下悠然度日,享受自然的宁静。

"去卫灵公,遭桓司马",暗指离开纷扰的官场,避开如卫灵公、桓司马这样的权贵人物,表达了词人对政治斗争的厌倦。

"东西南北之人也",表明词人不拘泥于一隅,随遇而安,具有广阔的胸怀。

"长沮桀溺耦而耕,丘何为是栖栖者",长沮、桀溺是《论语》中隐士的形象,他们拒绝出仕,词人自问为何还要如此奔波劳碌,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引用经书典故,展现了词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体现了辛弃疾深沉的人生哲理和复杂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赠陆瘦竹

郡幕奔趋日,谁知瘦竹公。

愁深相别处,兴远独归中。

古篆山中石,新歌水上风。

宁庵如我问,夜夜梦江东。

(0)

南郊杂韵六首·其五

紫坛云雾切三台,玉趾将临画鼓催。

列炬照天驰道远,佩声遥自半空来。

(0)

听郑伶琵琶

郑伶名价重江东,五百梨园技尽空。

子夜猿啼残月白,上林莺老落花红。

江头商妇愁无限,塞外明妃恨不同。

可惜曹纲今去远,何由两市斗西风。

(0)

良乡察院夜次壁间韵·其一

不眠疑漏尽,独坐爱灯明。

好夜春连市,微风月满城。

凝香清燕寝,落笔得蚕声。

无限怀人意,迢迢到玉京。

(0)

宫词

雨过河光雁影遥,银床冰簟自秋宵。

长门杨柳摇残月,报道君王已视朝。

(0)

早朝诗·其十五

天街云骑拥青騧,明月参差印帽纱。

簇仗旌旗相掩映,报班钟鼓未停挝。

晨光隐约通三殿,和气氤氲满万家。

朝下迥无人语杂,早莺啼出内园花。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