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碧深红照眼明。画楼低处一枝横。
轻轻莫动护花铃。
笑捻芳华褰绣箔,有人妆罢正相迎。
低声微露索花情。
浅碧深红照眼明。画楼低处一枝横。
轻轻莫动护花铃。
笑捻芳华褰绣箔,有人妆罢正相迎。
低声微露索花情。
这首《浣溪沙》由清代诗人陆求可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赏花的生动画面,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活气息。
“浅碧深红照眼明”,开篇即以色彩鲜明的笔触,勾勒出春日里花朵盛开的景象,浅碧与深红交相辉映,令人眼前一亮。“画楼低处一枝横”,接着描绘了远处画楼之下,一枝花朵横斜的姿态,既展现了花朵的形态之美,也暗示了赏花者的视角与距离感。“轻轻莫动护花铃”,在这样的美景中,连护花铃都显得轻柔,不欲打扰这份宁静与美好,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尊重与呵护。
“笑捻芳华褰绣箔,有人妆罢正相迎”,这两句描绘了赏花者与女子互动的情景。女子轻笑着,用手轻轻捻弄着花枝,似乎在与花对话,而此时,另一名女子已妆扮完毕,正准备迎接赏花者,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低声微露索花情”,最后两句则通过细腻的对话描写,展现了赏花者与女子之间微妙的情感交流,通过低声细语表达对花的喜爱之情,以及彼此间的默契与情感共鸣。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不仅展现了春日赏花的美好场景,更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以及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交流与共鸣。
浅拂春山,慢横秋水,玉纤间理丝桐。
按清冷繁露,淡伫悲风。
素弦瑶轸调新韵,颤翠翘、金簇芙蓉。
叠蠲重锁,轻挑慢摘,特地情浓。
泛商刻羽无穷。
似和鸣鸾凤,律应雌雄。
问高山流水,此意谁同。
个中只许知音听,有茂陵、车马雍容。
画帘人静,琴心三叠,时倒金钟。
今年为寿,都道是、不比寻常时节。
预庆我公八帙,来献新词一阕。
算得年时,恰当尚父,入相周西伯。
亲逢盛事,宗孙也五十八。
一门富贵荣华,盈床牙笏,何待拈来说。
且上祝龟龄鹤算,从此千千百百。
笑道儿时,风流丹篆,写向龙驹额。
更将彩笔,十字头上添一丿。
浅碧芙蓉,素艳亭亭,前身阿娇。
记湘滨露冷,酥容倍洁,华清水滑,酒晕全消。
瑶剪丰肥,云翻碎萼,白羽鲜明时自摇。
风流处,是古香幽韵,时度鲜飙。
琼枝璧月清标。
对千朵婵娟倾翠瓢。
况水晶台榭,低迷净缘,冰霜词调,隐约轻桡。
细认金房,钟奇孕秀,已觉青衿横素腰。
西风晚,看花开十丈,玉井非遥。
此木生林野。
自唐家、丝纶置阁,托根其下。
长伴词臣挥帝制,因号紫微堪诧。
常缥缈、紫微仙驾。
料想紫微垣降种。
紫微郎、况是名同者。
兼二美,作佳话。
一株乃肯临茅舍。
肌肤薄、长身挺立,扶疏潇酒。
定怯麻姑爬痒爪,只许素商陶冶。
擎绛雪、柔枝低亚。
我忆香山东坡老,只小诗、便为增声价。
后当有,继风雅。
云壑泉泓,小者如杯,大者如罂。
更石筵平莹,宽容数客,淙流回激,环绕飞觥。
三涧交流,两崖悬瀑,捣雪飞霜落翠屏。
经行处,有丹荑碧草,古木苍藤。
徘徊却倚山楹。
笑山水娱人若有情。
见傍回侧转,峰峦叠叠,欲穷还有,岩谷层层。
仰视云间,茅茨鸡犬,疑是仙家来避秦。
青林表,望烟霞缥缈,隐隐鸾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