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境流精阙,仙居紫翠房。
今有寻真地,迤逦丽通庄。
九柱含虬重,三台饰夜光。
金辉碧海桃,玉笈紫书方。
拂筵青鸟集,吹萧白凤翔。
履归堪是燕,石在讵非羊。
烟霞四照蕊,风月五名香。
于兹喜临眺,愿得假霓裳。
神境流精阙,仙居紫翠房。
今有寻真地,迤逦丽通庄。
九柱含虬重,三台饰夜光。
金辉碧海桃,玉笈紫书方。
拂筵青鸟集,吹萧白凤翔。
履归堪是燕,石在讵非羊。
烟霞四照蕊,风月五名香。
于兹喜临眺,愿得假霓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图景,充满了神秘与浪漫的气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个超越现实的幻想世界。
“神境流精阙,仙居紫翠房。”开篇即点明了主题——神妙的境界,仙人的居所,紫气环绕的翠绿殿堂,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今有寻真地,迤逦丽通庄。”指出这里是一个探寻真理之地,道路蜿蜒,美不胜收,通往庄重的所在,暗示着深邃的哲理与精神追求。
“九柱含虬重,三台饰夜光。”九根柱子上盘绕着龙纹,显得庄严厚重;三座高台装饰着夜间的光芒,既神秘又充满活力。
“金辉碧海桃,玉笈紫书方。”金色的光辉映照着碧海中的桃花,玉制的书箱内藏有紫色的经文,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光芒。
“拂筵青鸟集,吹萧白凤翔。”青色的鸟儿聚集在宴席旁,白色的凤凰在空中翱翔,生动的画面中蕴含着祥瑞与和谐。
“履归堪是燕,石在讵非羊。”行走归来如同燕子轻盈,石头的存在仿佛是羊群,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烟霞四照蕊,风月五名香。”四周弥漫着烟霞,花蕊被照亮,清风与明月交织出五种香气,渲染出宁静而美好的意境。
“于兹喜临眺,愿得假霓裳。”在这里,诗人欣喜地远眺,渴望得到如彩虹般的衣裳,表达了一种向往超凡脱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体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对于精神世界的独特探索和审美情趣。
适贺一枝新,旋惊万里分。
礼闱称独步,太学许能文。
征马望春草,行人看暮云。
遥知倚门处,江树正氛氲。
南庭结白露,北风扫黄叶。
此时鸿雁来,惊鸣催思妾。
曲房理针线,平砧捣文练。
鸳绮裁易成,龙乡信难见。
窈窕九重闺,寂寞十年啼。
纱窗白云宿,罗幌月光栖。
云月隐微微,夜上流黄机。
玉霜冻珠履,金吹薄罗衣。
汉家已得地,君去将何事。
宛转结蚕书,寂寥无雁使。
生平荷恩信,本为荣华进。
况复落红颜,蝉声催绿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