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以纱巾寄鲁望因而有作》
《以纱巾寄鲁望因而有作》全文
唐 / 皮日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周家新样替三梁,裹发偏宜白面郎。

掩敛乍疑裁黑雾,轻明浑似戴玄霜。

今朝定见看花昃,明日应闻漉酒香。

更有一般君未识,虎文巾在绛霄房。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ājīnwàngyīnéryǒuzuò
táng / xiū

zhōujiāxīnyàngsānliáng
guǒpiānbáimiànláng
yǎnliǎnzhàcáihēi

qīngmínghúndàixuánshuāng
jīncháodìngjiànkànhuāmíngyìngwénjiǔxiāng

gèngyǒubānjūnwèishíwénjīnzàijiàngxiāofáng

翻译
周家创新的样式装饰着三道梁,特别适合白皙脸庞的年轻人。
束发的式样乍一看像裁剪出的乌云,轻盈明亮又仿佛戴着玄色寒霜。
今天一定能看到他赏花直到傍晚,明天应该能闻到他滤酒的香气。
还有一件你可能不知道的事,他头戴虎纹巾,那是在深红色的屋檐下。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男子以一方精美的纱巾作为礼物,托人转交给远方的友人鲁望。通过对纱巾工艺和质地的细腻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周家新样替三梁,裹发偏宜白面郎。" 这两句点出了纱巾的精美,它不仅是用来束发的装饰,而且特别适合那位白脸少年(或女子)佩戴。

"掩敛乍疑裁黑雾,轻明浑似戴玄霜。" 诗人通过对比和夸张手法,形容纱巾的质地轻盈如同薄雾,又像是头戴轻纱般轻柔。

"今朝定见看花昃,明日应闻漉酒香。"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鲁望今日能欣赏到这份礼物,并在明日听到佳酿美酒的消息,传递着友情和期待。

"更有一般君未识,虎文巾在绛霄房。" 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还有另外一样珍贵的虎纹巾珍藏于绛霄之房,等待有缘人发现,这也许是诗人对鲁望的一种期待和暗示,希望他能进一步了解诗人的心意。

总体而言,此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情感和技艺,还展现了唐代文人之间的情谊与交流。

作者介绍
皮日休

皮日休
朝代:唐   字:袭美   生辰:867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猜你喜欢

石湖十二咏·其十越公井

隋将移城时,凿供万夫饮。

清泠寻丈馀,倒浸青天影。

(0)

石湖十二咏·其四行春桥

醉拥捧心过,韶华艳绮罗。

至今湖觜上,彩霓卧沧波。

(0)

杭州即事二首·其二

往来都是石尤风,身境俱忘逆顺同。

镜里转增双鬓白,花前仍是小桃红。

莫惊天地军麾满,尚喜江湖客棹通。

杨柳吹绵春又暮,赋诗愁杀杜陵翁。

(0)

寿李廉使

立秋三日是生申,督饟功高海若驯。

金节已悬岩下电,绣衣仍应日边春。

久从隶古森波磔,复向心源揖圣神。

野老愿留吴下住,一新漕政答鸿钧。

(0)

马氏云山祖茔图

孔子少也孤,不知防墓地。

亲殡五父衢,问之邻母氏。

嗟我云山翁,追远心不置。

祖茔在阳冈,距今已七世。

松楸写新图,名笔为题识。

国史既特书,铁史光相继。

眷兹河阳山,白云浩无际。

(0)

悯农,送张德常吴令出郊劝农,兼柬国瑞公相

日行底天廓,劝农正其时。

畇畇土膏动,穆穆条风吹。

渚花尚自媚,汀柳亦间垂。

中吴号沃壤,东作多遗黎。

首更太伯化,民俗恒熙熙。

一从干戈兴,杀虏令人悲。

草生髑髅眼,灶绝茅茨炊。

十室存二三,烧劫偶见遗。

官租不少贷,民力何由支?

张侯尹吴县,冰檗严矜持。

徵科泪暗落,且复鞭创痍。

兹当东作兴,载耜循年规。

言告加勉勖,心伤为嗟咨。

田老锋镝馀,仅保骨与皮。

犹复望岁丰,迎拜携孤嫠。

茹芹敢望饱,无力堪拖犁。

嚼虱恒苦腥,饭牛恒苦饥。

侯为百里宰,腹笥盛书诗。

民劳曷小康,民病曷小医?

虢文谏周室,千古有令仪。

咽饿啖儿肉,何人埋父尸?

民力苟不苏,天鉴亦不私。

上帝专主宰,臣言谅非痴。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