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少也孤,不知防墓地。
亲殡五父衢,问之邻母氏。
嗟我云山翁,追远心不置。
祖茔在阳冈,距今已七世。
松楸写新图,名笔为题识。
国史既特书,铁史光相继。
眷兹河阳山,白云浩无际。
孔子少也孤,不知防墓地。
亲殡五父衢,问之邻母氏。
嗟我云山翁,追远心不置。
祖茔在阳冈,距今已七世。
松楸写新图,名笔为题识。
国史既特书,铁史光相继。
眷兹河阳山,白云浩无际。
这首元代郑元祐的《马氏云山祖茔图》描绘了孔子家族对祖先追思的深深情感。诗的开篇以孔子幼年丧父,表现出家族历史的沧桑,接着叙述了他询问邻母关于父亲葬地的情节,体现了对先人的尊重和怀念。诗人自比为“云山翁”,表达了对祖先的敬仰和对家族历史的重视。
诗中提到的“祖茔在阳冈”、“松楸写新图”以及“名笔为题识”,展现了家族对墓地的精心维护和对逝者记忆的传承,通过“国史既特书,铁史光相继”强调了家族历史的重要性,认为这些事迹不仅被官方记载,更是家族精神的延续。最后,诗人将目光投向“河阳山”的白云,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家族根源之地的深远眷恋,以及对家族精神永续的期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孔子故事为引,融入个人对家族历史的情感,展现出对祖先的崇敬和对家族传统的珍视,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
仙家洞天三十六,地脉独数华阳灵。
我师佩印主其所,雾阁云窗常不扃。
支铛玄夜煮白石,飞檄白书鞭轰霆。
茅君礼罢月如水,控鹤直入秋冥冥。
玉皇闻师司下土,召赴弥罗紫霄府。
命临真境向蓬莱,玉佩霞琚绾簪组。
旧游为别今几春,时忆家山魂梦苦。
危峰飞瀑正当门,閒却长桥跨溪浒。
郭熙画手称良工,运毫命意趣不穷。
当年应预写句曲,深林邃壑何其同。
我师得此如拱璧,索我开图着诗笔。
赋诗看画思飘飘,何须更蹑王乔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