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寒山寺·其一四二》
《拟寒山寺·其一四二》全文
宋 / 释怀深   形式: 古风

辛苦置田园,岁收五千斛。

死了付儿孙,儿孙享其福。

忌辰饭十僧,纸钱烧一束。

人生为子孙,所得何纤粟。

(0)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古代中国农民对土地和后代的深厚情感与责任感。诗人通过描述一位辛勤耕作的农夫,一生劳苦只为留下丰饶的土地给子孙,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对家族传承和后世福祉的重视。

“辛苦置田园”,开篇即点明了农夫的辛勤劳作,为了在土地上播种希望,付出无数汗水与努力。“岁收五千斛”,强调了农夫所取得的劳动成果之多,足以养活自己和家人,甚至可以积累一定的财富。“死了付儿孙,儿孙享其福”,表达了农夫对后代的深情厚望,希望自己的努力能为子孙带来更好的生活,体现了家族延续的重要性。

然而,诗人的笔触并未停留在对农夫无私奉献的赞美上,而是进一步探讨了生命的有限与存在的意义。通过“忌辰饭十僧,纸钱烧一束”这一细节,展现了农夫去世后,家人以祭祀的方式纪念他,通过供养僧人和焚烧纸钱来寄托哀思,同时也体现了对佛教信仰的尊重。这不仅是对逝者的怀念,也是对生命轮回和精神寄托的一种表达。

最后,“人生为子孙,所得何纤粟”一句,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人的一生,究竟为了什么?是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而努力,还是仅仅为了满足个人的物质需求?这句话引发了对人生价值和目标的思考,暗示了在追求物质与传承的同时,也应关注精神层面的追求与满足。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农夫的一生,以及他对后代的期望与牺牲,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家族传承、精神寄托以及个人价值追求等主题,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中对家庭、责任与未来的深刻理解与关怀。

作者介绍

释怀深
朝代:宋   号:慈受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和黄虚中韵二首·其二

喜见丰姿眼倍明,从来事事胜公荣。

相望震泽三江水,便隔秦关万里情。

连茹搢绅游北阙,如公文采似东京。

举觞喜共留春住,为读新诗一座倾。

(0)

到庐阜谒清虚

足趼踰千里,仙山岂易逢。

欲将遮日手,款扣拨云峰。

奎壁垂无极,星辰拱几重。

师心微太漠,不碍白云封。

(0)

用秦公赠李次仲韵呈次仲三首·其二

欲求玄牝蕴清华,莫放朝昏子午差。

收得五华滋湛露,自应双鹤下青霞。

颇闻北海终栖火,莫向东陵只种瓜。

它日黄庭留黍米,遨游海岳未须家。

(0)

题李次仲庵中

杖藜乘兴出江头,自挂青钱买小舟。

祈问仙翁餐玉法,便风一日到严州。

(0)

瑞岩仰老见和复酬前韵七首·其四

台山之麓少卑湿,小筑还专甘井汲。

陋巷闭门饮一瓢,惭非回也能知十。

(0)

宫词三十三首·其五

听政勤劳抚万方,暂留行殿驻钱塘。

已将轮对规行事,更向龙床阅谏章。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